11月25日,中央氣象臺發(fā)布寒潮預警。自26日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將席卷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波及范圍超30省區(qū)市,多地累計降溫幅度將超20度。
即將“全面入冬”的季節(jié)里,人群中總有幾個穿著單薄的異常醒目,不禁讓人困惑:為什么有的人這么不怕冷?
研究發(fā)現(xiàn),不怕冷可能是天生的。
我們結(jié)合研究并采訪專家,教你“升級”防寒技能。
受訪專家: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委員會委員 沈雁英、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yī)師 杜乾君
不怕冷可能和基因有關(guān)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一種人,當你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時候,他們即使穿得很少,依然不覺得冷。
這種不怕冷的“天賦”,可能和基因突變有關(guān)。
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和立陶宛體育大學的科學家發(fā)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缺乏α-肌動蛋白-3的人,似乎比具有該蛋白的人更能忍受寒冷。
α-肌動蛋白-3是肌肉中存在的一種蛋白質(zhì),全世界約有1/5的人缺乏。
研究人員招募了42名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的健康男性,要求他們在14℃的冷水中泡20分鐘后,再到室溫中休息10分鐘,如此往返,直到他們的體溫降至35.5℃。
在浸泡過程中,研究人員用肌電圖(EMG)測量參試者的肌肉電活動,并研究肌肉中蛋白質(zhì)含量和纖維類型構(gòu)成。
研究發(fā)現(xiàn),在缺乏α-肌動蛋白-3的基因變異人群中,近70%的人能夠?qū)Ⅲw溫維持在35.5℃以上;只有30%的有α-肌動蛋白-3的參與者能夠做到這一點。
換句話說,缺乏α-肌動蛋白-3的人,通常更能抵御寒冷。
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與基因正常的人相比,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不適合控制力量、爆發(fā)性運動,同時也更容易患肥胖癥、2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紊亂癥。
4個因素影響“抗寒”能力
人類對寒冷的耐受度,除了和基因有關(guān),也和皮下脂肪厚度、肌肉量、體型和性別息息相關(guān)。
!脂肪量
脂肪大多分布于皮下,是人體內(nèi)儲存熱量的主要方式,同時也具備保暖作用。但脂肪并不能讓自己產(chǎn)生熱量,它的御寒機理是阻止體熱散失,相當于隔熱保溫。
打個比方說,脂肪就像是外套,可以幫你擋風保暖,卻無法自己產(chǎn)熱。
!肌肉量
脂肪只能儲存熱量,但肌肉能夠自主產(chǎn)熱。人體產(chǎn)熱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肌肉細胞含有豐富的線粒體,是人體產(chǎn)熱的重要部位。
肌肉組織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纖維分布,血液流動則會給肌肉帶去熱量,血液循環(huán)越快的地方,身體越溫暖。這也能解釋為什么離心臟最遠的手腳往往最先感知冷。
!體型
《美國自然人類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骨架小的人皮膚散熱的速度更快,御寒能力大大降低。
相對來說,女性骨架更小,因此更容易出現(xiàn)手腳冰冷的情況。
!性別
從生理角度,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不同,造就了溫度感知差異。
男性生殖器官中的睪丸不耐高溫,需要維持比體溫低的溫度,否則會傷害精子;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不適。
升級你的保暖技能
沒有天生的抗寒能力,也可以遵循這些降溫天“生存法則”,過個溫暖的冬天。
穿衣注重防寒
護好頭部、頸部、后背、雙腳、肚臍、膝關(guān)節(jié)等部位,整個人就會暖和很多。
天冷出門戴頂帽子,最好能遮住額頭;戴圍巾或穿件高領(lǐng)衫,尤其不要讓脖頸后面暴露在外。外套最好過腰過腹,利于腹部保暖。
吃點溫熱的食物
常吃冰涼、生冷的食物,就相當于在身體里開了個“冷庫”。
一年四季都應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天冷時,還可以通過飲食御寒。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都有助驅(qū)寒。
睡前泡泡腳
堅持泡腳有助緩解手足冰涼,提升身體御寒能力。
晚上7~9點,用40℃左右的水,浸泡雙腳15~20分鐘(不宜超過20分鐘),讓水漫過腳踝,泡至身體微微出汗。泡完后立即擦干雙腳,并穿上保暖襪子。
增加運動
經(jīng)常鍛煉身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身體熱量,緩解怕冷癥狀。
冬季可以選擇暖和的天氣到公園慢跑、散步、騎車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穿雙厚底鞋
鞋是直接接觸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涼氣自然會進入人體。應選擇有一定厚度、最好包裹住腳踝的鞋,并墊上鞋墊。
晚上睡覺可以穿上溫暖、寬松的棉襪,避免夜間雙腳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