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好友在朋友圈里曬娃作的“詩”。
下雨了不能出去玩,不到3歲的娃卻說“沒下”,好友讓他看外面。他看著看著,便想出了一個不下雨的“辦法”:
就這樣,一首由娃原創(chuàng)的“自由體”小詩,誕生了。
有了孩子以后,爸爸媽媽便多了個習(xí)慣,隨時隨地,記錄孩子靈光乍現(xiàn)隨口說出的話。
等孩子睡了,爸爸媽媽再掏出記錄,細(xì)細(xì)品味,眼里有星星,嘴角漾著笑。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仿佛有些東西,看不見也聽不到了,才讓人猛然想起這些“童言趣語”,如詩般純凈,如歌樣明媚,竟是這樣珍貴而短暫。
孩子,是天生的詩人;而詩人的身體里,仿佛一直住著個孩子。
當(dāng)一個人,用孩子最自然的狀態(tài)來體驗(yàn)、感覺這個世界,才能寫出孩子都能看懂的小詩。
或許,看一看、聽一聽這些講給孩子的童詩,也能留住孩子身體里那金子般的童心,久一點(diǎn),再久一點(diǎn)……
辯
天島
“這座小島太可愛,
放在這里可惜了!我要用漁網(wǎng)拖走它。”
有一天,北方來的漁夫,笑著對我說。
我知道,他一定是瞎說的。黑夜里,卻擔(dān)心起來。
早晨 我提心吊膽,飛跑著去到海邊。辯天島浮在海上,金色的陽光環(huán)抱著它,原樣的綠色的辯天島。
原創(chuàng)插畫出自「凱叔·金子美鈴?fù)姟?br>這首《辯天島》,是日本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
簡單樸素的幾筆,就讓人仿佛看到一個孩子,害怕喜歡的小島消失時的忐忑,第二天看到小島還在時的雀躍……
金子美鈴的一生短暫,但留下了幾百首傳世童詩。
1984年,在她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五十年后,她的三本手抄童謠詩集共512首作品,集結(jié)成《金子美鈴?fù){全集》出版,震撼了日本文學(xué)界,也震撼了每一位讀到它們的普通人。
金子美鈴的童詩,與其說是寫給孩子,不如說是
送給依舊向往純真世界的大人們,所以,我們邀請
孩子用稚嫩的童聲講給小孩子和“大孩子們”聽。
一個句子,裁剪一段時光;一首童謠,鑲嵌一顆晶鉆;一段旋律,泛起一串遐想;一粒種子,萌發(fā)一朵鮮花……
一字一句,喚起了我們對原始、純粹、自然的美好渴望。
我們愿將世間萬物萬事記錄在這童詩中,再用干凈質(zhì)樸的童聲,演繹出來。
感謝金子美鈴,讓我們可以用這文字,擁抱寶貝、熱愛自然,帶領(lǐng)寶貝從一片云、一滴水、一顆星中,看見“美好世界”。
將來,用這“美好世界”來對抗艱難、對抗寂寞、對抗遺忘、甚至離別。
讓我們能牽著孩子的小手,行走在綠樹環(huán)繞、小鳥啾啾的小徑,就用這些童詩,跟他對談,談云影,談鳥兒。
日
歷和時鐘自從有了日歷就忘記了日子,看了日歷才知道,已經(jīng)四月啦。
雖然沒有日歷卻記得日子,聰明的花兒在四月開放。
自從有了時鐘就忘記了時間,看了時鐘才知道,已經(jīng)四點(diǎn)鐘啦。
雖然沒有時鐘卻知道時間,聰明的公雞在四點(diǎn)鐘啼叫。
原創(chuàng)插畫出自「凱叔·金子美鈴?fù)姟?/div>
其實(shí),在金子美鈴的童詩中,有歡笑、有熱愛、有無奈、有悲傷,甚至有絕望和死亡……
在制作初期,我們挑選了主題較積極的36首詩,并將內(nèi)容調(diào)整到適合幼兒欣賞。
這36首詩里,有小遺憾、也有小小的無奈,但更多的是溫暖的鼓勵。就
把它當(dāng)做一顆小種子,放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種子強(qiáng)大的生命力,也一并送給小小的人兒。
除了主題積極向上外,為了更符合孩子的語言表達(dá)習(xí)慣,我們對個別詩句進(jìn)行了“適配性”的微調(diào)。
比如下面這首,不同的中文譯本用詞不同,我們結(jié)合錄音棚里孩子的實(shí)際朗誦效果,將詩句改編成孩子和大人的對話,更有情境代入感,便于孩子收聽理解。
向
著明亮的方向
子:向著明亮的方向?父:向著明亮的方向。子:哪怕一片葉子父:也要向著日光灑下的方向。子:灌木叢中的小草。(父子合唱:向著明亮的方向)
子:向著明亮的方向?母:向著明亮的方向。子:哪怕燒焦了翅膀母: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子:夜里的飛蟲啊。(母子合唱:向著明亮的方向)
子:向著明亮的方向?子:向著明亮的方向。子:哪怕只有分寸的寬敞子: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子:住在都市的孩子們啊。(獨(dú)唱:向著明亮的方向)
原創(chuàng)插畫出自「凱叔·金子美鈴?fù)姟?br>在錄制音頻時,幾位小主播像精靈一樣可愛。
這次錄制,我們希望童聲發(fā)音清晰、張弛有度、情緒準(zhǔn)確、咬字正確、還要熱情飽滿、聲線溫和圓潤。在旁人看來,這跟要求插畫師畫出“五彩斑斕的黑”一樣,難搞定。
但孩子們在錄音棚中一遍遍、不厭其煩的重復(fù)、不斷的演繹。往往前后要錄10-20遍,甚至有錄過30遍。
每當(dāng)問起,寶貝,累不累呀?寶貝并不言語,低著頭,“好強(qiáng)”地不肯休息。
這么努力是為什么?我想,他們是感受到了詩中的力量,只為錄好這些文字,不辜負(fù)這份精致和美妙。
這世間,美麗的文字,有很多;這世間,著名的作品,有很多;這世間,講述哲理的書籍,也有很多。讓我們慢慢的、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為孩子展示,不如就從這金子般的童詩開始。
因?yàn)樗麄儾粌H短小、精致,而且貼近生活,是我們每天遇到的景物,卻又不太一樣——他們似乎是有生命的。
對,他們是種子,是有生命的。
日后,當(dāng)寶貝長大,獨(dú)自一人,砥礪前行。
回憶起,幼時聽到過的某一句、一段、一首,詩,能取出幼時,獲得的“種子萌發(fā)的力量”,滋養(yǎng)著如金子般的心靈,就什么困難都不怕了。
-END-
來源:凱叔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