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版知乎Quora網(wǎng)站上,曾經(jīng)有一個經(jīng)典問題:我的孩子對什么事情都要問“為什么”,我該怎么做?
被點贊最多的回答描述了大學化學教授Stephen McNeil和他三歲的女兒薩拉之間的一段對話。
薩拉:爸爸,你為什么要洗澡?
爸爸:因為我身上很臟。洗澡能讓我變干凈。
薩拉:為什么洗澡能讓人變干凈?
爸爸:因為如果我用肥皂的話,水就能把臟東西沖走。
薩拉:為什么水能把臟東西沖走?
爸爸:因為香皂是一種表面活性劑。
薩拉:為什么香皂是活性劑?
爸爸:這個問題問得真棒!肥皂之所以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是因為它能形成一種水溶性的膠束,這種膠束可以抓住其他不可溶的污垢和油粒子。
薩拉:為什么?
爸爸:這個問題就復雜了。對于這個問題有多種解釋,取決于你采用的是鮑林標度還是密立根標度……
(停了一會兒)
薩拉:我沒聽懂。
爸爸:沒關(guān)系。我的大部分學生也不懂。
如果你看到這里會心一笑,那大概也會對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感興趣。
帶著和Quora上一樣的問題,外灘君找到了中國版的科學爸爸——王立銘。
這位80后爸爸本科畢業(yè)于北大,在美國最好的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大學生物系讀的博士,現(xiàn)在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教授和博導。
這樣一位生物學家爸爸也會被孩子接連不斷的 “為什么”困擾嗎?答案是會,也不會。
會,是因為和大多數(shù)的孩子一樣,王立銘的女兒每天也會問他無數(shù)個“為什么”,但與那些問到最后要么家長回答不下去、要么孩子的注意力被轉(zhuǎn)移,雙方都不能滿意的狀況相比,王立銘和女兒之間總能有一個happy ending。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王立銘說,我們首先要意識到“為什么”是個很特別的問題。
01
為什么“Why”是與眾不同的?
小孩子一般從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開始問問題,其實對家長來說,最為困惑的就是回答到最后發(fā)現(xiàn)回答不下去了。
如果我們把問題進行一個大致的分類,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有五類:who,what,when,where,why。在這經(jīng)典5W問題之中,“為什么”和其他四種問題有本質(zhì)區(qū)別。
舉個例子,其實很多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清楚地說出像“剛才我和奶奶在樓下玩”這樣的句子,這一句話中就包含了時間、人物、地點、做了什么等信息。
對于孩子來說,把這4W的內(nèi)容描述清楚并不困難,對于家長來說也不難回答,只要稍加觀察就可以得出答案。
但要回答“why”就不那么簡單了,因為“why”想問的其實是幾件事情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不是通過簡單的觀察就可以解決,其實標志著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轉(zhuǎn)變。
所以,當一個人問出“為什么”的時候,不管這個人多小,隱含的信息就是他覺得事物之間都是有聯(lián)系、有邏輯、有因果關(guān)系的,否則就不會問出這種問題。
而這也是孩子探尋萬千事物本質(zhì)的開始。
02
常見的三種錯誤回答方式
這樣看來,當孩子問出第一個“為什么”的時候,其實算得上是一個充滿理性光輝的時刻。不管他們是出于好奇心,還是對事物之間關(guān)系的興趣,家長都應該感到高興。
但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會像本文一開始那個“為什么要洗澡”的故事一樣,孩子會有無窮無盡的“為什么”,直到家長被問到崩潰,用下面幾種回答草草收場:
“沒有什么為什么,這個事情就是這樣的。”
“這是我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我的老師就是這么告訴我的。”
“等你長大就知道了,現(xiàn)在你不需要知道。”
很多家長可能都意識到了這些回答方式不對,也會盡量避免。即使這么回答,也都是無奈之舉。但這么回答會帶來哪些弊端?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超級理性的科學爸爸王立銘先把這些對“為什么”的究極回答方式進行了分類。
第一種就是不可知式。不可知是一種哲學理論,認為人的能力不具備認識世界的可能性。這種回答方式的本質(zhì)是,只接受觀察到的結(jié)果,但是放棄去理解背后的邏輯關(guān)系。
有人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但是怎么被安排好的就不管了——“沒有什么為什么,這個事情就是這樣的”就屬于這一類的典型回答。
第二種回答方式在中國家庭里很少出現(xiàn),王立銘把它形容為神學式,就是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第三種回答在中國特別普遍,是不應知式。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但你也不應該對它表示興趣。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追溯到孔子那會兒。
在《論語·子路》里就有講到,一個叫樊須的學生問孔子怎么種地種菜,孔子就說這件事我沒有農(nóng)民知道得多。等到樊須出去之后,孔子就說“小人哉,樊須也”,意思就是像樊須這樣的人不會有什么大作為,然后還給了下面的解釋: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大致意思就是,作為一個國家干部,你只要關(guān)心怎么把國家治理好,人民的道德水平提高之后,自然會有人來種地,你根本就不需要關(guān)心這樣的事情。
它所傳達的思想其實就是你作為這樣的一個人,對于很多問題,你壓根就不應該關(guān)心。
我們這些回答問題的方式,本質(zhì)上對孩子傳達了兩個訊息:
第一是存在一個既定的認知范圍,孩子只能在這個范圍里探索,不能走出去。如果出了這個范圍,就會碰到你壓根不可能或者不應該知道的問題。
第二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權(quán)威答案,不管這是來自于父母、老師、課本,還是神。
這樣的弊端很多家長也都能意識到,但事實上如果面對孩子的每個問題都用非常理性的方式來回答,那家長也就不用干其他事情了。
難道我們就沒有一個更加正確有效的方式來回答孩子們的“為什么”了嗎?
這就要提到王立銘和我們談到的最后一種回答方式,也是他不斷在家中實踐并且想要分享給家長們的一種。
03
承認人類認知的有限
家長們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孩子能問出來的問題,很多時候問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個全人類都不知道、并在尋找答案的問題。
比如像“太陽為什么會發(fā)光”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孩子在或早或晚的某個時刻都會問到。我們也或許都能夠提供一些線索,比如核聚變,但整個科學界其實都沒有得出一種被廣為接受的答案。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孩子承認,人類的知識是很有限的,我們對于大部分問題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答案。
但更加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向孩子傳達一種信息,那就是確實有很多人關(guān)心這個問題,但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是什么,可是我們總是可以等到一個人回答這個問題,而這個人也有可能就是你,你可能在某一時刻就會為這個問題提供一些知識和線索。
這個回答方式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少有家長會耐心地向孩子傳達這樣的信息,因為作為家長本身,面對孩子的疑問總希望自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
我們確實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相關(guān)資料,告訴孩子大概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也要向孩子承認其他的部分自己和整個人類社會都還不知道。
王立銘說,以他女兒為例,得到這個回答之后往往會很開心,因為她問出了一個沒人知道答案的問題。
很多家長看到這里可能也會產(chǎn)生顧慮,如果面對孩子的很多問題都不能準確地回答,長此以往不但有可能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也許還會影響到孩子對世界的一些認識。
04
孩子需要的或許并非正確答案
在向孩子傳遞這個信息的基礎(chǔ)之上,王立銘說他還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在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前,會先反問女兒一句“你覺得是為什么”,然后讓她試著猜想幾個原因。
所以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孩子在問為什么的時候,是表明他們相信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有因果關(guān)系的,但這并不說明他們真的是在探究哪個因果關(guān)系是正確的。
大人們往往會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那就是當問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可能的答案,其中有一種或者幾種是正確的,其他都是不正確的,我們希望把這些答案區(qū)分開。
但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問出這些問題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區(qū)分出正確和不正確的答案,或者說他們不一定是要找出那個正確的答案。
王立銘說他慢慢意識到,很多時候孩子們問“為什么”其實可能只是為了得到一些智力上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即便孩子們真的是在探究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借由這個問題,他們已經(jīng)得到了一系列的關(guān)系,只要這些關(guān)系是符合邏輯的、能自圓其說的,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正不正確,其實對孩子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
比如,“天為什么是藍的”,就是孩子會問的經(jīng)典問題。
王立銘的女兒也曾經(jīng)問過他,他就會先讓女兒提出一些自己的猜想。女兒說有可能是因為在地球的外面罩了一個藍色的氣球,其實女兒在想出這個答案之后就已經(jīng)滿意了,她并不會介意這個答案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而王立銘說他也不介意,原因是因為他還會做下面的事情。
05
用問題推動孩子的思考
我們都知道“天為什么是藍的”的正確答案不是因為地球外面有一個藍色的氣球,這個答案從科學角度來說相當于什么都沒有回答,但它是符合邏輯的,在孩子的世界里確實能夠解釋這個問題。
但沒有正確的答案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地糊弄孩子。
所以更重要的是一個邏輯推演的過程,這是一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如何為一個問題找到合乎邏輯的答案。
就拿“天為什么是藍的”這個問題舉例,要怎么知道氣球的理論是不是正確的,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象一下。
比如很容易就會想到可以讓人乘坐宇宙飛船,如果真的在地球外面有一個氣球的話,宇宙飛船或早或晚就會碰到這個氣球?墒俏覀円呀(jīng)有很多從太空中拍到的照片,那些照片顯示即使周圍已經(jīng)是黑暗的空間,但依然沒有碰到那個氣球。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為什么眼睛可以看見東西”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可能的答案就是——眼睛會發(fā)光,即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發(fā)射出的光線就照亮了一定的范圍,所以就能看見東西。這個理論在古希臘被普遍認同,因為最符合幾何學的解釋。
但其實這種理論特別容易被反駁,王立銘說連他的女兒都可以輕易地想到,那就是如果我們的眼睛能發(fā)光,當走進一個黑暗的房間時也應該能看到東西。甚至如果一群人盯著一個東西看,那那個東西應該會變得特別亮,而這些情況都沒有發(fā)生。
這就是王立銘和女兒經(jīng)常做的事情,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當然有的時候還會加上動手操作。
比如當女兒就問他“為什么要刷牙”的時候,他們就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實驗。他們在三個試驗皿當中分別裝了:①糖+口腔液;②糖;③口腔液。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們發(fā)現(xiàn)只有同時裝了糖和口腔液的試驗皿滋生了細菌。
“為什么刷牙”實驗
他說,也許這種討論和實驗都不能嚴格地算作解決問題或者是驗證答案,但重要的是這些童話式的解釋是符合邏輯的。
王立銘說,他每天都會花很長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當女兒來問“為什么”的時候,他會接著反問女兒“你覺得是為什么”,然后再一起討論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這樣就不再是一種單向的只有孩子在不斷追問“為什么”的過程,而是一種互動交流,不僅鍛煉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在不經(jīng)意間給家長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
06
后記
在與這位邏輯能力超強的爸爸對話的過程中,外灘君對于很多曾經(jīng)言之鑿鑿的結(jié)論,經(jīng)歷了一番推倒重建。
我們認為重中之重的科學知識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最重要的嗎?答案真的不是一定的,因為哪怕是科學本身也在不斷地在經(jīng)歷推翻重建。
王立銘說,對孩子們來說,科學教育重要的從來都不僅僅是知識點,而是思考問題的邏輯。比起知識點的堆砌,他們更需要知道的或許應該是——這些科學知識的得出經(jīng)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又是通過什么手段獲得了大家的信服。
關(guān)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正是王立銘最近想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專門做一個科學教育項目,好好地講講這里面的故事,讓孩子們對這個世界萬物之間的關(guān)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他希望未來當孩子們再問父母“為什么”的時候,能夠得到一個即使不完全正確但邏輯更加完整的好答案。
來源:教育思想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