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玟是因抑郁自殺而離世,關(guān)于為什么會抑郁,何以至尋短見,迄今為止,坊間仍有眾多猜測。
有痛罵白人老公人面獸心死渣男的,有細扒李玟身體狀況糟糕到何種程度的,還有指責(zé)一向不做人的藍臺不知體恤,直接導(dǎo)致天后腿疾惡化的……
我相信大眾此次的吃瓜心情不同于以往,有好奇,但也有心疼和無奈,恨不得馬上找出一個始作俑者,罵之而后快,好讓李玟的猝然辭世不再那么沉甸甸,順便稀釋些許惋惜與悲傷。
但根據(jù)現(xiàn)有的訊息來看,李玟并不是被某一個“絕對大反派”害死的,背后的具體原因一定是眾多的,這個悲傷的結(jié)果也不是“啪一下”突然發(fā)生的。
抑郁和抑郁自殺之間有一段很長的路程,而導(dǎo)致抑郁的因素,有難搞的外在狀況,也有根深蒂固的“歷史遺留問題”。
主的、次的,舊的、新的,外部的、內(nèi)在的,所有因素共同觸發(fā),不斷推動,到達某個臨界點,女戰(zhàn)士的意志力才終于被透支殆盡。
作為內(nèi)部探索愛好者,今天我想從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聊起,其實也就是原生家庭所烙上的人格底色,它躲在暗處、不易察覺,卻在冥冥之中寫就著人的際遇與命運。
完美的重量
李玟生于單親家庭,由媽媽一手帶大,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她是家里的老幺,按理說應(yīng)該是極度受寵吧?事實卻是,她從出生起就注定要成為一個最最“懂事”的孩子。
當(dāng)李玟還在媽媽肚子里時,父親就因感染風(fēng)寒而死,生活的重擔(dān)一下全都壓到了媽媽肩上。據(jù)說當(dāng)時很多人勸她,別要這個孩子了,但她卻毅然決然生下了三女兒。
此后,她一直未婚,為生計輾轉(zhuǎn)多地,從深圳到香港,再由香港到美國,在異國他鄉(xiāng)辛苦工作,憑一己之力把三個女兒拉扯大。
聽來勵志,但其中辛酸只有當(dāng)事人自己知。
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會在李玟的內(nèi)心深處留下三重烙;
第一,從出生起就沒有爸爸的庇護,且生活充滿動蕩感,安全感缺失;
第二,自己的出生和父親的離去、母親的艱辛緊緊相連,會讓其有一種因為自己父母才遭遇不幸的愧疚感;
第三,很多人覺得媽媽不應(yīng)該生下她,她會隱隱擔(dān)憂也許某一天母親真的會拋下她。
綜合來看,李玟的潛意識并不覺得她是帶著祝福來到這世界的,她甚至?xí)X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那一個,自己不出生,或許才是對大家都好的事情。
可問題是她已經(jīng)來了,那就不得不打小就面對和這個世界的疏離感、對母親的歉疚感以及隨時有可能被拋棄的恐懼感。所以為了活下來,她就要非常努力地證明自己存于世的價值與意義,需要在他人的認可與喜愛中找到自己這個“局外人”的依托之處。
典型的完美主義,但在這里,追求完美的初衷并不是“精益求精”,而是保持安全——追求完美才能離開危險與落寞,才能擺脫慌亂與焦慮。
李玟自己就說過,即便成名了也是一刻都不敢停下來,因為會覺得對不起媽媽。
從道德維度評價,這是孝女在報恩,但再深挖一步,其實是一種共生,女兒需要母親無時無刻都需要著自己,她會因為跟世界有這樣一個穩(wěn)定的連接點而安心,母親的注視和需求是她確知自我價值的重要來源。
再加上母親平時對她們?nèi)忝霉芙虈绤,這自然也會強化她的完美主義傾向,將高標準視為普通與正常。李玟曾在《毛雪汪》說過,直到現(xiàn)在都不敢看自己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的表演,因為她知道,只要看,就會挑毛病。
與此同時,一個女人辛辛苦苦拉扯仨孩子,不可能每一次都把情緒收拾好開開心心回家的。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踢貓效應(yīng)”,一個人受氣了了,他就會不自覺地滿腹怨氣發(fā)泄到處于自己權(quán)力下位的個體身上,比如,上司給下屬,下屬回家給孩子,孩子轉(zhuǎn)頭給寵物貓……
在親子關(guān)系中,做父母的天然處于權(quán)力上位,因為他們有體力、社會經(jīng)驗和賺錢能力的優(yōu)勢,于是便會很自然地把難以消化的情緒傾倒于孩子身上,有時是通過直接發(fā)脾氣的方式,有時是以一種自然散發(fā)的氣場,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靠近。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自然成為家長的情緒容器,自動承擔(dān)起讓家長開心的職責(zé),同時把自己的情緒與棱角藏得嚴嚴實實,因為他們潛意識這么想的——“爸媽眉開眼笑,我才會安全,安全總比袒露心扉更重要吧。”
通常,越是家長社會地位不高、在外奔波苦的,越是容易帶著難以消化干凈的委屈憤怒回家,小孩也越是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懂事孩子——很懂得體貼和照顧別人,而自己卻從不愿意麻煩任何人。
主持人林;貞洰(dāng)年和李玟工作的片段,有兩個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
一是李玟總是提前于所有工作人員兩個小時到,她對自己妝發(fā)有很高要求,要留出充足的時間打理好一切;二是有一次錄著錄著韓紅鬧脾氣,還要小幾歲的李玟卻像大姐姐一樣去安慰韓紅。
這兩個細節(jié)就是她兩大人格特質(zhì)的縮影,一個是停不下來的完美主義,一個是習(xí)慣性扮演情緒穩(wěn)定、樂觀開朗的大姐姐。
基于這樣的性格底色,觀眾是受益的,因為總能看到明星CoCo高水準的演出;身邊人也是受益的,因為總能得到她的照顧,有李玟在,就能吃上定心丸。
但長期如此,也給她的人生埋下了兩個隱患:
首先,追求完美,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和體力。
就像我上次說的,這是一場“逆流而上”的危險游戲,隨著年齡的增長、流行的變化,會有越來越多的因素跑出來拽著你的腳腕往后拖,那么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能量來讓自己繼續(xù)保持向前,甚至在該休息的時候不斷自我透支。
那么久而久之,總會迎來力有不逮、無法維持的那一天。近年李玟身體頻出狀況其實也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大爆發(fā)。
另一方面,總是為別人著想當(dāng)然能收獲一個好人緣,自己也會因這份被需要的感覺而踏實愉悅,但人心復(fù)雜呀,不是每一次付出都能換來珍惜與感恩,也可能會遭遇背叛,也可能會招致得寸進尺。
婚姻問題的打擊不只讓李玟情緒失落,還撬動了她內(nèi)心的固有模式。痛苦和失望提醒她,繼續(xù)在關(guān)系里扮演掏心掏肺待人好的角色對自己是不利的,是需要被調(diào)整的。
此前,她的人生一直算順利,不像有些人,三十歲以前就相繼經(jīng)歷了被劈腿、被騙錢和被雪藏,可四十歲末的年紀,人生終究還是逃不過“重建內(nèi)心秩序”這一課。
再往前倒幾年,憑毅力和悟性,CoCo也許過得了這一關(guān),可身體狀況幾乎在同一階段亮紅燈。兩個埋在生命里的“雷”偏偏約好了似地,一塊兒爆了。
女戰(zhàn)士也是人,這雙重超負荷重量終究壓垮了她。
王菲,李玟的“對立面”
在李玟去世消息發(fā)出的第二天,我鬼使神差地想到了王菲?戳艘欢瓮醴频牟稍L后,才恍然大悟:果然沒有絕對無來由的念頭,能從李玟“串臺”到王菲是有原因的,因為她們倆恰好是完全反過來的兩種人。
李玟超勤勞、超自律,王菲則不止一次說自己是一個很懶的人,即便是當(dāng)了媽之后,也未能成為那種全心全意為孩子操勞的超人媽媽。
在行動上,我們也都看見了,三十幾歲便淡出歌壇,后來復(fù)出唱得一塌糊涂,可見是真的有在全身心享受退休生活。
李玟總是以陽光溫暖的姿態(tài)示人,王菲則常常是一副高冷模樣,路人偶遇拍到的照片總是酷酷的,在舞臺上更是以話少著稱,多說幾個“謝謝”已然算是超常發(fā)揮。
李玟努力謙遜,總說自己還不夠好,王菲則在領(lǐng)獎臺上“大放厥詞”: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對于評委給予的肯定我也給予充分的肯定。
李玟善解人意,為了體諒媒體,甚至?xí)鲃幼叩疥柵_讓他們拍照片,而王菲,印象頗深的倒是結(jié)束第一段婚姻時她跟媒體發(fā)脾氣的場景,她怒目圓睜質(zhì)問記者:我離婚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
李玟總是安撫周圍人的情緒,而王菲,雖然看似挺有女王范兒,卻常常切換為撒嬌女孩模式,那年上春晚,剛下臺就對那英“興師問罪”:你剛剛不看我!
在口碑上也是截然不同,同為天后,但李玟那邊是較為整齊劃一的好評,頂多挑剔她偶爾的唱腔和表演,鮮有人去評價她的人品和私生活。
而王菲那邊就熱鬧了,特別兩極分化:
有人喜歡她的高冷自我,有人就看不慣她那拽得二五八萬的嘚瑟樣;有人喜歡她敢愛敢恨,有人嫌她私生活混亂、不老實本分;有人喜歡她自由灑脫,有人討厭她光知道自己快活不管孩子。
總之,有人說她是老妖婆,有人奉她為真女神。
本人菲迷,但隨著年齡漸長,崇拜冷卻為欣賞,我對她的評價也越來越趨于客觀。
王菲當(dāng)然沒那么壞啦,那些帽子會扣過去,是很多人需要自己的生活中有那樣一個大反派,以此讓內(nèi)心獲得些許平衡。
王菲也沒有神到那么離譜,她其實很平凡,相對于李玟,更接近于你我的身邊人,她會在犯懶和責(zé)任心之間糾結(jié),會在決定當(dāng)廚娘后先買好全套廚具,然后并做不了幾頓飯……
但如此種種,也正是她最大的人格特質(zhì)所在——自然。自然地愛,自然地躺,自然地行走,自然地自娛自樂。
用前陣子流行的一個詞兒來說,就是松弛感。
想想跳舞跳成跳大神的黃磊老婆孫莉,再想想總被嘲用力過猛的謝娜,王菲的自然和松弛被襯得愈發(fā)明顯,她喜歡在臺上跟著旋律溜達,喜歡在MV里隨意地蹦跳,她的四肢總是自然下垂,而永遠不會強撐出一個樣子,卯足了勁向某個可能受歡迎的模型去靠近。
自然,就是順應(yīng)它本來的樣子,這個“它”指已然存在的各種人事物。
首先包括她自己。
談到“省話一姐”,她說,想表達的都在音樂里了,那個時候只想說謝謝,不想說別的,就別沒話找話。
談到對嫣然基金會的設(shè)想和執(zhí)行,她說自己真沒做什么,也就站了幾次臺而已。
她不僅會遵循感覺,也能客觀地看待自己:我唱歌得獎,那肯定是因為我會唱啊,老娘當(dāng)仁不讓,但有些事兒我沒出什么力,我也不會瞎承認給自己貼金。所以她嘚瑟也好,還是自嘲也好,都特平靜,沒有什么不好意思,人就這么個樣兒,有啥不好意思說的?
這就叫內(nèi)核穩(wěn)固。這么多年,大眾的流言蜚語、媒體的長槍短跑打不到她,各種各樣的獎項和贊譽沒能對她形成捧殺,是有道理的,她很清楚自己是誰,不會輕易被外界評論所左右。
與此同時,對于“我”以外的事情,看似自以為是的她其實也能做到很客觀。
第一次離婚后,某節(jié)目主持人委婉地問:要不要給童童找個爸爸。王菲回答:她有爸爸,不用再找,我要找也是找自己的伴侶。
就,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她把人與人之間的邊界看得很清楚。
所以想必她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是很尊重對方意愿的,不然竇靖童也不會說她沒有叛逆期,一定是母親壓根就沒給到她任何的壓迫與禁錮。
過了幾年安然的家庭生活后復(fù)出,被問到擔(dān)不擔(dān)心自己過時,她直接回答:會呀,這肯定的,流行音樂嘛,沒關(guān)系,完全不擔(dān)憂。
初跟王菲這樣的人相處,肯定跟李玟比起來,會缺乏一些怡人感——也不熱情,也不那么愛笑,有時說話還挺噎人。
但其實也是自帶好處的:
第一,她客觀嘛,喜愛或討厭的都是你本來的樣子,不會在你身上賦予那些你難以勝任而她又希望你去擔(dān)當(dāng)?shù)慕巧,比如不會把另一半視作父親或母親,更不會要求孩子小小年紀就變成體諒自己的大人。這樣,她自己不容易失望,別人也不會壓力山大。
所以看起來很不入世的王菲各種關(guān)系處得還挺好,第一段婚姻結(jié)束了,但依然能跟前婆家人和睦相處,孩子也能跟爸爸自然走動,保持父女之間的親密。她沒有因為感情的破裂而對這個人全盤否定,也沒把其他人卷入到他們二人的恩怨紛爭當(dāng)中。
竇靖童和奶奶
第二,她隨心嘛,她深刻知道,我是自己的第一責(zé)任人,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所以往左或往右,她會充分聽取內(nèi)心的聲音自己選,對了錯了,她也不會動不動把責(zé)任扣到別人頭上。
因為隨心而行、按自己心意去活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爽到了,她無需再用別人的成全來維系內(nèi)心的平衡。
所以這么多年,王菲身上幾乎從未散發(fā)過那種祥林嫂式的苦情感,歷經(jīng)滄桑,依然可以在音樂節(jié)像高中女生一樣蹦蹦跳跳。試問,心里如果塞著很多的恨、怨、悔,背負著許多他人的好惡悲喜,她還蹦得起來么?她還能活出這種輕盈的姿態(tài)么?
相比之下,那些總是喜歡壓抑自我去迎合別人或某一個標準的人,從他們委曲求全那一刻起心里就有怨氣了,于是會下意識地通過抱怨、指責(zé)的方式從別人那里索要補償。跟這種人待在一起,或許能得到他通過自我犧牲給予的好處,但也要時刻準備好抵擋負能量的浸染和侵襲。
所以,順其自然,于人于己都有好處。
于人,談不上沁人心脾,但也不會動不動剝削什么情緒價值;于己,堅固的內(nèi)核和順應(yīng)一切的姿態(tài)有助于在各種境遇里平穩(wěn)穿行,而不至于心態(tài)崩塌,也不必因抵御欲望或某種大勢而透支太多的能量。
所以說到抑郁,我從來聯(lián)想不到王菲,她似乎對什么都沒有太深的執(zhí)念(包括唱歌),又總是一副年過半百還沒在人間玩夠的未盡興狀態(tài),是那種不論忙碌休息、唱歌還是躺平,總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游戲并投入其中的人。
猶記得當(dāng)全職主婦那幾年,玩微博、看《鄉(xiāng)村愛情》,仿佛一點不留戀前塵往事,只想專心把退休生活過得津津有味。
類似的“任性”大女孩還有一個瞿穎。
九十年代是她的高光時刻,又是模特又是主持又是在張藝謀的電影里大放異彩,又是多棲明星,又是時尚先鋒,堪稱那個時候的女頂流。
千禧年后,順利轉(zhuǎn)入電視劇領(lǐng)域,成為都市偶像劇里的門面花旦,但沒拍幾年,姐就倦了,她不喜歡拍戲的節(jié)奏,無法享受拍戲的過程,每次準備去劇組都拖拖拉拉,因為她覺得那將是一個悲傷的旅程。
然后為了自己個兒開心,她就真的不拍了。停了兩年,果然也沒人找她拍了。
再后來瞿穎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就是在《百變大咖秀》里當(dāng)諧星,扮丑無顧慮,超模靚女的偶像包袱被她拋到了九霄云外。
就說任不任性吧?過往的榮耀和光環(huán)絕不會成為她打高峰出溜下來、到其他地方看風(fēng)景的羈絆,履歷的光鮮、別人的期待通通比不上一個“姐高興”。
不順著臺階走,原地躺兩年再另起爐灶,這應(yīng)該也算是一種揮霍吧?揮霍機會,揮霍時間?
但不論是王菲,還是瞿穎,面對未來卻似乎從不擔(dān)憂。瞿穎聽到三十出頭的女孩說怕以后沒有這樣的機會時極其詫異,她說自己現(xiàn)在五十多都覺得未來機會大把,不是擔(dān)心有沒有的問題,是怎么選的問題。
而李玟顯然不是這樣的,她幾乎是每分每秒都要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稍有松懈就會覺得不安,就會覺得對不起母親。
二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哪兒呢?
敢揮霍,說到底還是因為覺得自己倍兒富裕,足夠安全、足夠充盈,怎么造都沒問題。不敢松懈還是因為匱乏,是因為覺得環(huán)境很惡劣,不努力就會不被需要,不被需要就會徹底成為本不該降世的“局外人”。
哪怕她們都有錢有名有美貌,完全擁有任性、揮霍的資本,但是早年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決定了她們對人生圖景的想象,是寬廣,還是崎嶇;她們對自我存在感、價值感的確定程度決定了,是可以身無掛礙地肆意向前,還是總得用盡全力去抓住點什么。
然后就是如今所有人看到的,后者看起來陽光明媚、無堅不摧,實則默默吞下了太多苦澀;前者高冷、自我,有時候脾氣還挺大,卻更容易擁有真正的好心情。
真正的“快樂人格”都摻點壞和俗氣
有人要舉手提問了:那很多東西都是原生家庭決定的,像王菲、瞿穎之類的,原生家庭沒留下什么大問題,自己有天賦、有運氣,普通人可學(xué)不來呢。
確實,命運很難被抗衡和改寫,但每個人的“出廠設(shè)置”還是有可能被調(diào)試的。
在此我就要拿出伊能靜女士舉例子了,她并沒有傲人的開局,卻是一路破碎一路作又一路成長的典型。原生家庭缺愛、被嫌棄、沒安全感,但歷經(jīng)周折,她終于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完美家庭”,迎來了人生真正的春天。
為此,她做對了什么?私以為她身上的兩個特質(zhì)蠻值得借鑒的。
第一是喜歡寫作。
寫作是相對私密又真誠的自我對話,可陰暗,可矯情,不需要迎合,不需要偽裝,流于指尖的文字是精神生命尚存的佐證,也就是說一個人還能表達、還能試圖去解釋生活,她就沒有被生活打到。
并且,經(jīng)常書寫有利于捕捉到細小的思緒,進行更好的自我覺察,有自我覺察才能“隨心而行”,才有可能探知到潛意識的路徑并予以調(diào)試。
第二是特別好意思麻煩別人。
伊能靜喜歡寫作,但不喜歡獨自吞咽苦楚,她會講出來。
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她在各種綜藝節(jié)目里訴說自己的遭遇、委屈及種種心路歷程,有時候很平靜,有時候邊講邊抽泣,有時候?qū)χ鞒秩耍袝r候?qū)χ彝コ蓡T。秦昊常吐槽老婆作,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會耐心傾聽、暖心安慰。
傾訴是有必要的,能多講出來一點,壓在心底的重量就會少一點。雖然人不喜歡負能量,可人也有與他者連接的需求,袒露心事能逼退一些人,也能留下一些想與你發(fā)生故事的人。
而且人與人交流是可能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的,也許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一些固有想法會隨之改變,粘在內(nèi)心深處的舊模式會由此發(fā)生松動也說不定。
當(dāng)然,伊能靜的美譽度遠遠不及李玟,王菲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營業(yè),絲毫不顧及老粉的想念,倒是經(jīng)常被拍到愉快地shopping。但這就是事實,蓬勃的生命力并不總怡人,容易快樂的人格都摻點“壞”和俗氣。水至清則無魚,要與這濁濁俗世和諧相處,還真不能太執(zhí)著于完美高潔。
我們懷念李玟,可對于那些尚存于世的人,想要活下去、活得好,那些年紀一大把活得挺滋潤的人更具有參考性。
不過話說回來,這么多年來王菲能被捧這么高,說明她也是稀缺的,和超級自律一樣,隨心隨性、順其自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可達成的狀態(tài)。
只能說,若想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真正的松弛感和好心情,路漫漫其修遠兮呀~~
來源:鳳凰網(wǎng)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