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場雪紛紛, 幾座城市舊夢生。 小年遇降雪,瑞雪兆豐年! 寒潮如約而至, 一夜之間,全國多地迎來了 2023年第一場雪。 但就算凍得打著哆嗦, 也不妨礙全國人民, 都紛紛加入在線看雪群聊! △衡山霧凇 抖音:南岳衡山—佩佩 重慶城區(qū)時隔7年飄起了雪花; 長沙的雪也慢慢下大了; 江蘇下大雪了!上海也下雪了! ...... 雪下的那么深,下的那么認真, 只是又瞞著福建廣東悄悄下雪, 羨慕嫉妒恨能大聲說嗎?
白雪隱去了城市現(xiàn)代化的棱角, 于是一切變得柔軟、質(zhì)樸起來。 于是,也有了人們說的—— 一下雪, 北京就變成了北平, 西安就變成了長安, 洛陽就變成了神都……
一下雪, 有的城市夢回古都, 但也有的城市, 美成了山水畫里的中國! 美得看一眼, 就能穿越時空, 漫游中式美學里的長畫卷。
美得再看一眼, 就令人輕聲驚嘆, 真的太太太太美了!
不知道這些城市當中, 有沒有你生活過的那一座? 1. 抬望雪花飄灑, 夢回古時華夏。 01. 江蘇·南京 亭臺樓閣筑雪城 一下雪, 南京就成了金陵。 片片銀白, 呼喚這座六朝古都, 十里秦淮,夢回金陵。
明孝陵的紅墻, 是雪景最佳伴侶。
雪國南京, 一面是六朝古都的古色生香, 另一面是覆雪毛茸的亭臺樓閣。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雨雪中。
枕著千年秦淮河, 樓閣裹上銀裝, 風情猶萬種。
秦淮河邊的 夫子廟, 被一場大雪喚起深藏的溫柔。 白墻與隱約若現(xiàn)的黑瓦, 褪去了市井氣息, 生出另一番韻味。
雪下的雨花閣, 閣疊三層,檐卷四重, 訴說著塵封的歷史。 傳說有法師在此講經(jīng), 持續(xù)數(shù)日,感動蒼天, 落花如雨,才得名“雨花臺"。 這可能才是真正的—— 話講得“天花亂墜”。
另一邊, 梅花遍植的山野, 依舊有博愛閣玉立其中。 門聯(lián)寫著這座城的胸懷, “博大精深中外古今齊翹首, 愛民救國圣賢堯舜證天心!
而雪天的靈谷寺, 猶如隱秘的國度, 自帶著莊重與肅穆。
02. 陜西·西安 阿房宮賦古長安 一下雪, 西安就變成了長安。 十三朝古都, 孕育了強盛的漢唐王朝, 而歷史遠去,文明猶存。 尤其在雪中,當現(xiàn)代氣息褪去, 或可尋得記憶中的古樸長安。
大雁塔, 是玄奘法師在慈恩寺, 建起的一座五層磚塔。 積雪壓頂,肅穆中竟顯得有點點可愛。
千年城墻,巍然聳立。 公元6世紀的隋唐皇城墻, 又在明洪武年間擴建過。 延綿的雪頂里, 仿佛能看見烽煙、看見歷史的起伏。
曾飽受戰(zhàn)亂摧殘, 也曾經(jīng)歷幾番繁華, 但在一片銀裝素裹之中, 卻又歸于靜謐悠然。
飛雪中的一角, 讓現(xiàn)代化洪流中的古城, 美得好不真實。 古時的愛侶, 或許最愛此情此景。 “寸心一株長安雪,折予贈君寄來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飄雪片片與燈影幢幢, 構(gòu)筑出古長安中數(shù)不盡的繁花。 不管是城墻下, 還是 芙蓉園—— 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里, 都復現(xiàn)著我們認知中的盛唐樣貌。
03. 河南·洛陽 牡丹洛陽披素色 一下雪, 洛陽就變成了神都 人人都知曉, 洛陽牡丹甲天下, 卻不知雪后的洛陽, 是最有素雅之味的風雪圖卷。 雪中朱櫻塔, 只得紅白相襯, 卻又雕欄畫柱,細節(jié)精巧。 洛陽的雪景, 離不開無處不在的城門與宮殿。 應天門,曾經(jīng)的宮城大門, 即便經(jīng)過數(shù)次復建, 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定鼎門,在隋唐時期, 守護著洛陽城的繁華與威嚴, 如今使命已達,便只在雪中, 靜默矗立。 但此雪此景, 誰人忍得住不憑欄懷古? 也難怪人們都愛說, “悠悠洛水旁,游人憶盛唐!
而雪中的上陽宮, 作為唐代的大型宮殿建筑群 更是低調(diào)地保存著歷史的見證。 武則天曾在此居住, 唐玄宗曾在此理政…… “ 畫閣紅樓”、“玉簫金管”, 這里的宮廷往事數(shù)不盡。
雪落洛陽城是一片素雅, 雪飄洛陽遠山與古寺, 卻是一片仙境。 每逢下雪, 老君山就開始冒仙氣, 一副“天上宮闕”的模樣。 紅墻黛瓦的白馬寺, 頂著“中國第一古剎”的頭銜, 在雪中更是仙氣逼人。
04. 北京 肅穆映雪展威儀 一下雪, 北京就成了北平, 而故宮,也成了紫禁城。 茸雪紛飛, 為莊重威嚴的宮城, 染上了一層朦朧的曼妙。
雪花漫天時, 片片金瓦琉璃, 在白雪中更顯五彩斑斕。
雪初霽, 城墻邊上的柿子, 沒來得及抖落一身雪霜。
而雪積, 已連城一片盛大的留白, 反襯出紅墻深宮的皇家威儀。
城內(nèi)的繁華, 少不了城邊的肅穆相守。 雪中的長城,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
日落余暉, 突然為其添上一層金漆, 金銀相映,滿山驚喜。
2. 靜候水鄉(xiāng)覆雪, 穿越空靈古畫。
01. 浙江·杭州 雪蓋西湖添靜美 杭州的人,說話溫聲細語, 杭州的雪,也落得溫婉。 雪落杭州, 落在曾經(jīng)的臨安城, 更落在今日的西湖上。 一場大雪過后, 西湖呈現(xiàn)給世人最美的一面。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古人如張岱,乘一小舟, 往湖心亭看雪, 舟中只二三人; 人們更喜呼朋引伴,冒雪趕往。
西湖的寂靜之美, 在湖中,也在湖上。 穿庭過院, 一路掛雪顯得分外清幽古寂,
斷橋邊, 十里殘荷只剩滿池枯葉, 寒風中芳華斂盡, 但水波驚擾,才發(fā)現(xiàn)生機猶在, 一時間趣味與希望頓生。
西湖的雪, 一直下, 一直延綿至西邊的山峰, 流水未冰,群山已披雪。
而隱蔽其中的 靈隱寺古樸大氣中,多了一分柔和。 登上靈隱寺的高處, 望雪中的青山古剎, 心靈仿佛都得到了洗滌。
02. 山東·濟南 山水濟南雪溫晴 雪后的濟南, 是另一種名副其實的美麗泉城: 不再“四面荷花三面柳”, 卻仍是“一城山色半城湖” 只因為這里的冬天再冷, 湖水也不會結(jié)冰; 中間卻夾著碧水蕩漾。
這里有老舍先生所寫 《濟南的冬天》里的“溫晴”。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 “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空中,半空中,天上,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 那么藍汪汪的, 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在這座泉城里, 當然少不了泉上雪景。 氤氳的泉池, 在一片白雪中仿若仙境。
城里不會有冰湖, 但上九如山可以賞冰瀑, 傾斜欲下而不下,雄奇壯觀, 真是不枉濟南“山泉湖河城”的別稱。
也是在秀麗山水之間回望, 才想起這里是一座城, 而非自然郊野。 遠方高樓褪色, 近處的老城古墻卻銀裝登場, “ 濟南府”的味兒就出來了。
03. 江蘇·蘇州 園林雪景數(shù)不盡 人人都說蘇州美, 卻不知細雪中的姑蘇, 才最有詩情。 蘇州,“晴不如雨,雨不如雪。” 而蘇州的雪, 最美在蘇州園林。
而在拙政園, 在這座江南園林代表作里, 更是濃縮了雪后蘇州城 獨特的東方美學。 層層疊疊的雪頂, 覆蓋兩岸湖石古樹,亭臺樓閣, 雜而不亂,反顯冬日靜謐。
落了雪的小橋流水, 處處安靜,處處勝景。 仿佛回到了唐詩宋詞的蘇州, 置身于一段古老寧靜的歲月。
聽雨軒到處都被積雪覆蓋。 粉墻、白雪、黛瓦, 靜靜地訴說著, 這一座2500年的老城歷史。 回過神, 又見軒前一泓清水, 與聽雨軒前后相映,境界絕妙。
而另一邊的小徑, 積雪掃得干凈,一路通往小亭臺, 更顯那般清幽靜謐。
04. 江蘇·揚州 水墨江南夢一場 古人云: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殊不知,冬日雪后的揚州, 才會有穿越千年的水墨之美。 冬雪后,遙望瘦西湖, 一晃神,便分不清這里是揚州, 還是在歷史中遠去的廣陵。
瘦西湖園內(nèi)擁有14景,被譽為 “園林之盛,甲于天下”。 而如此精巧的格局, 卻是早在清代康乾時代基本形成, 即使今日落入雪國中, 布局依然能清晰看見,蔚為壯觀。
而步入揚州城內(nèi), 久負盛名的“冶春茶社”, 也在雪中美成了一幅古畫。 這間百年老店有點心絕佳, 更有景色絕美的園林。 若是冬日雪后落座, 個中的古色生香之妙,真的是難與人說。
盡管都是江南園林, 但揚州的園林, 卻獨得一副質(zhì)樸的姿態(tài), 而雪后尤其是。 不論是個園,還是何園, 都充滿中國水墨畫的留白美, 而臘梅開得應景的時節(jié), 更是暗香浮動, 引游人踏雪尋梅。
雪落人間, 落在大大小小的城市, 也落在人們的心里。 人們說,瑞雪迎福, 正是祈愿好時節(jié)。 而今年初雪的時候, 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的人們, 即使有再多的愿望, 似乎都可以濃縮成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