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采訪專家,解釋早起到底應該幾點起,并教你養(yǎng)成正確的睡眠習慣。
受訪專家: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急診科主任 廖為民、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腦病二科主任醫(yī)師 郭蓉娟、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醫(yī)師 郭兮恒
起床太早,身體也受傷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腦病科主任醫(yī)師韓麗蓓提醒,太早起床可能會讓心臟受傷。
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喜歡早起,不到5點就起床,其實這是很危險的。
中醫(yī)講“寅時”,也就是凌晨3點到5點,是人體肺經工作最旺盛的時段;而肺經的職責是重新分配人體所需的氣和血,只有人體處于深度睡眠狀態(tài)時,才能高效地把氣血輸送到心臟和各個臟器,如果這個時段不好好休息,非常容易造成心臟缺血,很可能引起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情況。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楊繼學從現代醫(yī)學角度提醒,早起不是讓人“過早”起床。
太早起床和熬夜一樣,都會導致睡眠時間不定,產生睡眠剝奪的癥狀:
急性睡眠剝奪會產生頭痛、頭暈、注意力下降、煩躁等癥狀;
長期睡眠剝奪會導致身體免疫功能失調,使患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癡呆、免疫性疾病等風險增加。
此外,由于起床過早,晚上就會更早躺下,這樣會導致睡眠晝夜紊亂。熬夜和過早起床都是不健康的,最重要的是要保證7~9個小時的完整睡眠。
早起時間要隨季節(jié)變
傳統(tǒng)醫(yī)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思想——“天人相應”,意思是說要想保持健康,必須順應自然變化規(guī)律,否則人體氣機“升降出入”廢息,就會導致正氣虛損、抗邪力變差,身體體弱多病。
“天人相應”有兩層意思:一是晝夜節(jié)律,二是四時節(jié)律:
晝夜節(jié)律
晝夜變化為自然界的根本節(jié)律,因此睡眠起居是人體最重要的生理活動。一天之內隨晝夜陰陽消長進退,人的新陳代謝發(fā)生相應改變。
很多長壽老人的養(yǎng)生秘訣中有一條準則,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天,太陽升起得早,適合早起,6點多最為合適,不能睡到太陽照屁股;冬天,太陽七八點才升起,這時最好晚起,才最符合人體生理節(jié)律。
四時(四季)節(jié)律
《黃帝內經》稱“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
春主生夏主長,春夏天地陽氣正旺,故當晚睡早起,益于人體陽氣生發(fā);秋主收冬主藏,秋冬陰氣漸興,秋當早睡早起、冬應早睡晚起,則益于陰精藏補,以順應天地四季漸變。
以上所說的“晚睡”,并不是按照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放肆熬夜,因為現代人睡眠時間普遍偏晚,很多人要到凌晨以后,這種作息明顯是對健康有害的,建議晚睡時間最好不超過晚11點。
提醒:即便是適合早起的季節(jié),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人群也應適當延后,以免發(fā)生意外。黎明時分,人體血壓、體溫變低,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較濃稠,肌肉松弛,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
養(yǎng)成正確早睡早起習慣
想要養(yǎng)成健康早睡早起的習慣,前提是早睡,并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人體自身有很強的調節(jié)能力,晚睡晚起一旦形成習慣,就會惡性循環(huán),建議大家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改善睡眠環(huán)境
睡前可洗個熱水澡或熱水泡腳;穿寬松睡衣;枕頭高低、軟硬合適,被子薄厚適當;關燈、關好門窗,拉上窗簾,營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
睡覺前不宜飲用咖啡、茶等容易導致興奮的飲品,不要使用電子產品。
2調整運動時間
2019年,美國加州大學研究表明,在早上7點或下午13點~16點運動,可提前生物鐘,使人白天充分消耗能量,犯困時間提前,利于早睡早起;而傍晚19點~20點運動,可推遲生物鐘,使人夜晚更興奮,睡眠時間推遲。
因此,晨起或下午進行適當運動,對早起有一定幫助。
3從每天早睡1小時開始
設定合適的目標時間,在保證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入睡和起床時間都要相應前移。比如,把就寢時間提前1小時,起床時間也相應提前半小時或1小時。適應幾天后,再提前1小時,以此類推,逐漸達到目標時間。
4合理安排早晨時間
早上起床后,為了減少困意,要馬上拉開窗簾,讓日光照進屋里,盡快收拾好床鋪、洗漱、享用早餐,最好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
當新一天的生活因早起變得不再忙亂,工作更有效率時,早起才更有動力。
最后提醒,人要順應自然,也要有一些靈活性和彈性,有些特殊情況要特殊處理。比如,偶爾因不可抗因素晚睡又早起者,中午可以小睡一會兒。
如果一周工作疲憊,周末適當補覺也是可以的,但最好的狀態(tài)是周末同樣堅持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