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幼兒家長間孩子興趣特長的攀比;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育兒大背景;網(wǎng)絡游戲的興起,讓現(xiàn)在的家長們走入一個誤區(qū):游戲=網(wǎng)絡游戲,這種錯誤的導向,讓現(xiàn)今的幼兒少了許多玩純粹游戲的時間,造成的結果就是,幼兒人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身體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的下降。 “游戲的發(fā)展與兒童認知的發(fā)展是一致的,不同游戲階段代表兒童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和心理水平。” 那么,對幼兒來說,什么是游戲呢?我的文章,會刷新你對游戲的認知。 從認知發(fā)展學來說,幼兒游戲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感覺運動游戲 首先讓我們明確什么是游戲。 稱之為游戲論之父的豪伊金格說:“游戲是在明確規(guī)定的時間、空間里所進行的行為或者活動。它是按照自發(fā)接受的規(guī)則來進行的。這種規(guī)則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絕對的約束力。游戲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戲行為自身之中。它伴有緊張和喜悅的感情,與日常生活不同。”所以,對嬰幼兒來說,游戲并不一定像成人所想的那樣需要同伴、玩具、規(guī)則,游戲也可以是嬰幼兒個體的獨立行為。 游戲是萌發(fā)嬰幼兒心智發(fā)展的起點,嬰兒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練習游戲,他們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不斷的重復一些動作:如握拳,把手放進嘴里,嘗試發(fā)音…這一類游戲被稱為感覺運動游戲,在一遍一遍的重復過程中,嬰兒學會了翻身、抬頭、握東西,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和養(yǎng)育者和嬰兒即時互動、贊美,對嬰兒來說就是游戲的互動,是一種快樂的身心體驗。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xiàn)在不少家長出于對空間安全、衛(wèi)生條件的考慮,沒有給嬰幼兒提供足夠的爬行時間和空間。這對于嬰幼兒來說,就是跳過了一個快樂游戲的階段,對他們的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平衡能力有非常大的影響。 案例一: 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做早操時經(jīng)常習慣性順拐,有一次我和他媽媽聊天,說起她孩子運動能力差的問題,我問他媽媽:“你家寶寶是不是小時候不怎么會爬呀?” 他的媽媽很詫異:“老師,你怎么知道的?″ 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雖然不是每個不會爬的嬰幼兒,長大后運動能力都不好,但從小缺乏爬行運動的小朋友,長大后出現(xiàn)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差的概率,會高很多。爬行,是嬰幼兒不可缺乏的運動。 嬰兒沒有經(jīng)過爬行的鍛煉,四肢的肌肉力量不足,身體各部分的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沒有和大腦的運動記憶進行溝通,等到嬰兒學會站立,他們就會直接跳過爬行學習走路,因為和爬相比,走更能節(jié)省體能。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會出現(xiàn)走路不穩(wěn),運動能力差的情況。 對于嬰兒來說,爬行是他們最快樂的游戲之一。嬰兒在學會爬行以前,身體的移動都是被動的,他們被大人抱著走,嬰兒想要看什么,不是嬰兒的自主行為。躺著看東西,頭的轉動方向有限,探索空間也受到制約。 學會了爬行的嬰兒,仿佛打開了世界的另一扇大門,嬰兒趴著抬頭,頭上下左右自由的轉動,他們的視野大大拓展了。想要一樣東西,他們開始不必求助大人,自己拿到,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他們爬行的每一步,會打開一個新的探索領域,執(zhí)行能力的增強,自主運動的成就感、滿足感,提高了嬰兒的探索欲望,促進了他們的腦部發(fā)育。 爬行的過程,也讓嬰兒身體的各個部分,有了接觸各種東西的機會,觸覺系統(tǒng)得到訓練。 爬行需要很強的頸部力量,手部力量,腿部力量,是一件非常耗體力的事情,當他們趴下身體,努力抬頭看世界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游戲是如此的美妙。在練習爬行的過程,嬰兒的全身肌肉都得到了鍛煉,感覺統(tǒng)合系統(tǒng)慢慢協(xié)調(diào),這種感覺運動游戲,是嬰幼兒探索世界的萌芽。 爬行非常耗費體力和腦力,強體力運動促進嬰兒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身體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fā)育。 爬行是嬰幼兒的快樂游戲,能助推孩子快樂成長,你能想到嗎? 游戲的價值在于它不僅能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且促進幼兒身體、智力,社會情感的發(fā)展。 二.假想游戲和建構游戲 席勒認為:“兒童游戲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當個體成長為幼兒,游戲就進入另一個階段,假想游戲階段。 這個時候,游戲?qū)⒆觼碚f并不是毫無意義的活動,而是認知水平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認知發(fā)展是在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中鞏固并實現(xiàn)的,幼兒可以通過想象來改變世界。 例如,他們可以通過"過家家′的游戲,想象自己長大后的樣子;可以對著空氣中的假想伙伴說話并借此學習語言;可以通過游戲中角色的分配,學習人際交往的能力,這種游戲,讓幼兒有沖出現(xiàn)實的快感,從而讓幼兒獲得最大的快樂。所以游戲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幼兒生理發(fā)展,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角色游戲中,在這一個游戲里,幼兒可能扮演的是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指導者;在另一個游戲里,幼兒扮演的又可能是被指導者和服從者,在這種沒有壓力的角色互換游戲中,幼兒快樂地構建自己人際交往的規(guī)則和框架,為走向社會打下基礎,游戲讓幼兒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并學習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規(guī)則。 也許一些家長和教育者會說,游戲就是玩啊,一個孩子光會玩有什么用,現(xiàn)代教育,需要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探索能力、動手能力、專注力。 對,說的沒錯!但是,對幼兒來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能力、動手能力和專注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連著幾天下雨,小朋友悶在教室里非常不開心,看了天氣預報,第二天還要下雨,我讓小朋友第二天帶雨衣和雨鞋來幼兒園。 第二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穿著雨衣和雨鞋在操場上玩耍,他們踩水坑,接雨水,玩的非常開心,其他班的小朋友則是羨慕嫉妒恨。 這時候,我適時加入了一些水的特征的講解,引導幼兒觀察水坑的大;水的多少;踩水坑的力量的大小和飛濺出的水花高低,大小的關系,通過體驗,孩子們學到了水的特性:水和固體不同,會向低處流;受外力影響會向四處飛濺;雨水并不干凈等知識,不用老師提醒,他們會在主動探索中思考并提出問題,游戲過程中,他們是專注的。如果這一切變成老師在教室里對本宣科的說教,幼兒就不可能有這么高的興趣。 游戲中,教育者必需自愿追隨幼兒的步伐,保證教育者和幼兒一起共同分享同一個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教育者可以非常自然的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并在幼兒感興趣的時候,引入和幼兒感興趣的相關新信息,進一步引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幼兒的專注力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他們因為興趣而探索,因為探索而專注。這時,教育者需要及時了解幼兒的需求,并且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適時的把幼兒的興趣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幼兒“跳一跳,夠得著”,從而激發(fā)出幼兒新的游戲愿望。 父母和教育者一定要記住,要讓幼兒覺得游戲有意義,一定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占主導地位,成人擔任的應該是輔助幼兒能力的次要的指導者。 魯迅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rdquo; 教育應該明白,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所認定的游戲工具,或者說是玩具,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是不等同的。一些昂貴的玩具對于幼兒來說毫無價值,一些在成人眼里,根本稱不上玩具的東西,幼兒卻非常喜歡,這就是幼兒游戲的特殊性,他們以使用價值來衡量玩具的價值,并在玩的過程中,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玩沙子的過程中,他們的手部小肌肉群得到很好的鍛煉,學到了固體也有可能會流動的特點;在建構類游戲如搭積木、疊紙盒的過程,為學習立體幾何打下基礎;在拋接玩具的過程中,掌握了力、高度和物體運動軌跡的關系等等,為什么男性的立體空間、方向感往往高于女性?這是因為男孩普遍喜歡用身體穿過挾長的地方,喜歡壘高,喜歡拋接,喜歡建構游戲,這一過程,需要對空間、方位做出判斷,所以,是游戲成就了男孩良好的對立體空間的認知能力。 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快樂的、不知不覺的為將來的學習、認知打下了基礎,這也是幼兒喜歡游戲的原因,是游戲開啟了幼兒快樂的求知之旅,游戲能為將來數(shù)學、物理打下基礎,這也是許多人不會想到的。 三.規(guī)則游戲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游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的活動、工作和服務同樣重要的意義。兒童在游戲中怎么樣,當兒童長大的時候,他在許多方面的工作中也會怎么樣。因此,未來活動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戲中開始。” 時代在進步,幼兒入園時間的提前,為幼兒提前學會規(guī)則游戲打下堅實的基礎。中班幼兒,已經(jīng)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木頭人》的游戲規(guī)則,不用多說,《木頭人》就是典型的規(guī)則游戲,幼兒在規(guī)則游戲中,學習遵守游戲規(guī)則,學習和他人配合協(xié)作共同完成游戲,同樣也學會了如何對待游戲的輸贏。 幼兒就是這樣,通過游戲,學習如何面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在游戲中享受快樂,慢慢學會從游戲的虛擬中走進現(xiàn)實生活。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極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兒童是有它特有的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什么年齡的人,就應該干什么事情,幼兒的主要任務和愛好是游戲,教育者應該尊重幼兒發(fā)展的特點,寓教于樂。 幼兒游戲的意義,在于幼兒不僅僅在游戲,他們還在游戲中思考,在假想,在學會遵守必要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中學習,因為以游戲為媒介,幼兒的這種學習是自由并快樂的,打下的基礎是堅固的,對他們的未來成長非常有好處。 案例三: 小班下學期,班里要轉來一位有運動障礙的小朋友,在這位小朋友轉來之前,我和班里小朋友說明情況,并制定規(guī)則:走路、跑步、滑骨梯不要緊跟著他,可以幫這位小朋友搬搬椅子等等,并讓班里的“調(diào)皮大王”擔任他的“護衛(wèi)官”。 沒想到,這位小朋友來到我班以后,“調(diào)皮大王"很快學會了照顧這位小朋友,這位小朋友走平衡木的時候,他還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平衡木兩邊保護這位小朋友,這讓他的父母都很驚訝。 實際上,我給″調(diào)皮大王″安排的。就是針對他這個年齡段,亦實亦虛的角色任務,一方面接受任務后,他有責任感;另一方面,“護衛(wèi)官”的角色,讓他感到驕傲,這種驕傲不是建立在壓力的基礎上,而是有一種在同伴面前爭取到任務的榮耀,這就是角色游戲?qū)τ谟變旱牧α俊?/div>
“調(diào)皮大王”在照顧同伴的過程中,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小朋友的認可,漸漸的,他不再欺負其他小朋友,成為班里很受歡迎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對幼兒來說,游戲角色的教育作用,比我們大道理式的說教有用得多,幼兒喜歡把游戲中學到的東西,代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 “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幼兒的生活就是游戲中的生活,熱愛游戲是人初生時的本能,嬰幼兒的各種運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嬰幼兒在不斷重復學習中習得并內(nèi)化的,幼兒游戲可以在生活中任何時間和地點展示,生活中的場景很容易激發(fā)幼兒的游戲愿望,他們一次次滿懷熱情地進行游戲,受到挫折也樂此不疲,他們在游戲中漸漸學習為人處事的規(guī)則,游戲能讓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全面有效的成長,而且,這種成長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應該隨時推他們一把,助力幼兒在游戲中快快樂樂地成長。 給孩子多點陪伴,還幼兒多一點游戲的時間,幼兒將會在游戲中收獲快樂和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