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日常護理
嬰兒哭鬧很常見,因為哭對嬰兒有多重實用意義:感到饑餓或不適時,哭可以幫他尋求幫助;可以幫他舒緩過于強烈的視覺、聽覺和其他感官刺激帶來的不適;還可以幫他減壓。
你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段時間比較煩躁,這既不是因為肚子餓,也不像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疲倦。在此期間似乎什么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但這一階段過去后,孩子可能看起來更加精神,而且之后很快進入睡眠并且比平時睡得更沉。這種哭鬧似乎是在幫助嬰兒消耗過剩的精力,好讓他恢復安逸的狀態(tài)。等你逐漸熟悉孩子的哭聲,你很可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哭聲代表不同的需求:餓了、生氣了、難過了、哪里疼了或者困了。每個嬰兒都會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不同的需求。
有時幾種不同類型的哭聲會相互重疊。孩子剛睡醒時常常覺得饑腸轆轆,于是用哭泣索求食物。假如你沒有迅速回應,饑餓的哭泣就有可能變成憤怒的號啕大哭——你可以聽出哭聲的變化。隨著他漸漸長大,他的哭聲變得更有力、更響亮、持續(xù)時間更長,還會有更多變化來表達不同的需求和想法。嬰兒出生后的幾個月里,解決哭鬧問題的最好辦法是迅速回應。這么小的孩子是不會被寵壞的,你應給予關注。如果你對他的求助信號及時回應,他就不會哭那么久。
回應孩子的哭鬧時,你首先應滿足他最迫切的需求。如果他又冷又餓,尿片也濕透了,你就應該先幫他保暖,再換尿片,最后喂奶。假如哭聲聽起來有點兒尖利或驚恐,你就應考慮是不是衣物或其他東西讓他感覺不舒服,或者頭發(fā)纏住了他的手指或腳趾。如果孩子不冷、肚子不餓、尿片干爽,但他還是哭個不停,你可以嘗試下列安撫方法并找出他最喜歡的。
■ 把他放進搖籃里或抱在懷里輕輕搖。
■ 輕輕地撫摸他的頭或者輕拍他的后背或前胸。
■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打個襁褓(用嬰兒抱毯將他裹起來)。
■ 唱歌或跟他講話。
■ 播放輕柔的音樂。
■ 抱著他走動,或用嬰兒手推車、傘車等推著他四處走走。
■ 播放有節(jié)奏的白噪聲和振動聲。
■ 給他拍嗝,幫他排出肚子里的氣。
■ 洗熱水澡(大多數(shù)嬰兒喜歡,但并非都喜歡)。
假如這些全都不管用,有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他獨處一會兒。你要把他放在安全的地方,比如說嬰兒床上。很多嬰兒不哭一哭就睡不著,讓他哭一會兒,他反而可以更快入睡。如果嬰兒確實因為累得很想睡才哭鬧,那么哭鬧通常不會持續(xù)很久。如果他不但沒有停止哭鬧,而且哭得聲嘶力竭、不分晝夜,那么他可能患了腸痙攣。遺憾的是,目前關于腸痙攣的發(fā)病原因,還沒有明確的解釋。通常來說,嬰兒對外界刺激異常敏感或者
神經(jīng)系統(tǒng)無法自我調節(jié),便會出現(xiàn)腸痙攣的情況。隨著嬰兒一天天長大,這種無法自我調節(jié)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不?摁[)將得到改善。對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來說,有時腸痙攣意味著嬰兒對母親吃的某種食物不適應。緩解腸痙攣的滴劑比較貴,而且研究表明它并沒有效果。還有更多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可供你選擇,比如改善你的飲食,放慢哺乳節(jié)奏,適當?shù)亟o他拍嗝,等等。假如孩子怎么都無法安靜下來,那他可能是生病了。給他測量體溫(見第72頁“測量直腸溫度”),如果直腸溫度為 38℃或更高,那他有可能感染了病菌,應立刻就醫(yī)。
你自己越放松,你的孩子就越容易哄。即使很小的嬰兒也會對周圍的緊張氣氛很敏感,而他們的回應方式就是哭。聽著嬰兒不?摁[會令人煩躁,但因沮喪而惱怒或慌亂只會讓嬰兒哭得更厲害。你如果開始產(chǎn)生無法控制局面的感覺,就應把孩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然后向其他家庭成員或朋友求助。這樣不僅可以讓你喘口氣,而且換一張新面孔有時更容易讓這個令你無計可施的小家伙安靜下來。謹記一點,你不論多么不耐煩、多么惱火,都絕對不能大力搖晃和打孩子。大力搖晃可導致嬰兒失明、大腦受損,甚至死亡。一定要把這個信息轉告給所有看護孩子的人,包括你的伴侶和保姆。
此外,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有心理負擔。孩子哭鬧并不是因為你不是好父母,也不是因為他不喜歡你。每個嬰兒都會哭,而且時常找不到明顯的原因。新生兒每天平均要哭 1 ~ 4 小時,這是他適應子宮外這個對他來說很奇怪的新世界的方式。
沒有父母可以保證每次都能哄好哭鬧的嬰兒,所以你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你能做的是試著用現(xiàn)實可行的辦法,尋求他人的幫助,好好休息,然后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刻。
來源:選自《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