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問:兒童不喜歡學習、不擅長交際、無規(guī)則、老愛哭、懶、學東西很吃力怎么辦?
首先我們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家長反映孩子懶,針對孩子的懶,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到孩子的是怎么一個懶法,有些懶其實并不是懶,只不過是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比如:看電視、玩游戲等等,孩子只是沒有按照家長的預期去做事,也就是說我們的孩子在做事,而不是懶的什么事都沒有做,這里可能存在誤解。其次好的行為是我們不斷強化的結果,當我們家長說孩子懶的時候,其實我們孩子原本上不是很懶的,只不過家長經常這樣說孩子,孩子也就會認為自己懶,即使孩子想勤快一些的時候家長也可能會說一些:太陽從西邊出來啦、今天稀奇呀,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勤快這一行為就被家長的語言傷害了,孩子再也不愿意勤快了。就比如:有些時候我們孩子做錯了事,但孩子想改正,但家長總是揪著錯事不放,孩子也就不愿意改錯,一錯到底。最后有些行為還是我們家長包辦出來的,家長因為愛孩子,所以各方面都照顧到位,讓孩子感覺你就應該這樣對我,導致孩子感覺這些就應該是父母做的,不是我做的。
針對孩子懶這一問題,我的建議如下:
1、明確孩子到底是因為懶還是因為有其他興趣的事情要做。
2、家長針對孩子懶的行為不建議說孩子懶,家長可以換句話說,比如:你可以再勤快一些,你可以幫媽媽做一些事情的等等的語言。
3、讓孩子該承擔自己的責任,比如:自己洗衣服、自己負責自己的餐具、自己負責整理自己的房子等,鍛煉孩子的責任意識。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孩子老愛哭這一行為,1、哭是一種人的心理需求,一種情緒的表達,我們不可以剝奪孩子哭的權利,在孩子哭的時候我們需要感受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哭。2、孩子的哭有可能也是我們家長的強化,就比如:孩子只要一不滿意就開始用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家長無奈只好順從孩子,導致孩子認為哭可以解決問題。3、哭也有可能是孩子碰到了麻煩或解決不了的問題,根據家長的描述第三種的可能可能會更大一些。
針對孩子老愛哭這一行為,我的建議如下:
1、允許孩子哭,同時我們家長也要感受孩子的感受。
2、如果是用哭來解決問題,我的建議是冷處理,讓孩子感覺到哭不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在孩子停止哭泣后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怎么做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交給孩子方法。
3、同上,孩子遇到困難或遇到比較麻煩的事,此時我們要增加的是孩子的能力,教會孩子怎么去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不愛學習、學東西很慢,根據家長的描述我的判斷是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的發(fā)育遲緩,后經證實孩子確實有發(fā)育遲緩,那么這就是問題所在。其實發(fā)育遲緩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只不過家長沒有意識到或意識到了但認為隨著孩子的長大會跟上來,沒有問題的,其實不是這樣的,一般發(fā)育遲緩的孩子不經過訓練或家長不花大量的時間在家陪練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和其他孩子落差越來越明顯,甚至會有一些心理問題表現出來。起初孩子在上學的時候是很樂意去上學,也對學習很感興趣的,但是因為孩子存在發(fā)育遲緩,所以對于孩子來說學習這件事是非常困難的,也就是家長講的教不會,孩子做什么都非常吃力,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但效果卻沒有別人的好,同時老師或家長也會批評孩子,原本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孩子這里變成了痛苦,在孩子這里變成了煎熬,沒有了時間去玩耍,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那么孩子就不愿意再次面對學習,直接逃避了。其次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好,總是被周圍的事情吸引,那么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學習起來就是很慢,同時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就不愛學習了。
針對這一問題,我的建議是:
1、家長放低要求,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沒有那么大的壓力或不愉快,同時也想學校講明情況,必要時到醫(yī)院開證明給到學校,適當的對孩子低要求處理。
2、家長學習此類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自己情緒的管理,我們已經非常明確地知道孩子存在發(fā)育遲緩,相對于別的孩子學習上有一些吃力,那么家長就需要用比較適合這個孩子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導他。
3、建議媽媽在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留級一年,讓孩子重新學習學過的知識,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學習上比同班同學好一些,而不是最墊底的那位。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
4、建議家長在當地尋找像我們這樣的機構,對孩子進行培訓,其實這樣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應該接受訓練,不至于在上學后孩子的更方面都跟不上,現在孩子上小學孩子學習壓力大,時間緊就更加沒有時間做訓練了,我曾經接待過這樣的孩子,只要家長愿意改變配合機構我的訓練孩子在大約1期課程后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5、建議家長做注意力訓練。
孩子無規(guī)則,孩子的規(guī)則是需要家長或社會去建立的,其中家長是關鍵因素,一般造成規(guī)則意識差的原因是:1、父母或監(jiān)護人無原則,過分的寵愛2、孩子認知差,不理解規(guī)則意識。當然具體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規(guī)則差還是需要家長自己感覺的。
針對孩子的規(guī)則差,我的建議是:
1、針對孩子的規(guī)則建立獎罰機制,這里面我們需要找到孩子的強化物,家長可以這么做:當孩子做了無規(guī)則的事情后家長可以對應的將孩子最喜歡的某一玩具收走,告訴孩子為什么收走了你的玩具,當孩子近期規(guī)則意識很好的時候再還給孩子,讓他感覺到不守規(guī)則會有懲罰,守規(guī)則會有獎勵,直到孩子行為規(guī)則相對建立起來就不用再次給孩子做這樣的功課。
2、針對認知能力不足的孩子,那么就需要家長給孩子講述一些規(guī)則一時的故事來讓孩子去體驗、去學習這樣的意識,最好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孩子去學習,去感受,當然如果這些事發(fā)生在孩子身上那是最好的教材。
不擅長社交,孩子不擅長社交,但不是沒有社交,所以我們的孩子可能不是自閉癥,孩子不擅長社交的原因如下:1、言語不被別人接受2、用肢體代表語言3、沒有感受到周圍的情境和別人的心理4、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5、感覺統(tǒng)合失調,有些孩子他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無意識碰到了其他孩子,導致其他孩子對他很生氣。這幾項其實都是孩子的感知覺不好引起來的,是在說我們的孩子沒有感受到別人的世界,永遠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停留,因為感知不到別人的世界也就沒有辦法照顧到別人的感受,自己建立規(guī)則,不管別人接受還是不接受,只要他感覺開心就可以了。
針對這一問題,我的建議是:
1、首先我們孩子需要識別自己的情緒情感,了解自己的感受,只要自己了解了自己的感受孩子才會去感覺別人的感受。
2、社交故事,我們一般推薦社交不好的孩子都讓家長進行社交故事,讓孩子學習正確的社交方式,只有學會了方法,才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使用。
3、感覺統(tǒng)合失調,建議媽媽做感覺統(tǒng)合訓練。
提醒各位家長:有關于孩子發(fā)育遲緩、注意力、感覺統(tǒng)合訓練越早越好,最佳的訓練年齡是2-6歲,早發(fā)現、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