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需要多少VD?如何判斷VD缺乏?曬太陽還是補充VD制劑?母乳喂養(yǎng)、混合喂養(yǎng)、奶粉喂養(yǎng),添加輔食的孩子各需補多少VD?補VD是否同時要補VA、鈣、DHA?買了VA+VD的制劑、VD+鈣的制劑,是否可以吃?吃了“魚油”或“魚肝油”是否還要補VD......
維生素D與健康
維生素D是唯一一種不是主要來源于食物的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促進鈣磷在腸道的吸收在骨骼的沉淀,調(diào)節(jié)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濃度,維持血清鈣磷濃度的穩(wěn)定,有利于骨骼和牙齒生長發(fā)育,此外可通過多種機制直接或間接參與免疫細胞的調(diào)節(jié)與分化,在多個水平參與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其中以維生素D3(膽鈣化醇)和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兩種形式最為常見,人體內(nèi)的維生素 D 主要是以維生素 D3 的形式存在。
選擇曬太陽還是選擇補充維生素D制劑,曬太陽同時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制劑?
通過曬太陽,雖然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加速體內(nèi)合成維生素D,但也可能會損傷皮膚和眼睛。一些研究顯示,童年嚴重的曬傷是成年以后患黑色素瘤等皮膚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不滿6月齡的嬰兒不要在太陽下直曬,6 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和成年),需要穿著適當衣物,使用防曬產(chǎn)品,并避開早上10 點?下午4 點(參考所在地的紫外線輻射強度)日照最強烈的時候外出。
而且,通過曬太陽,雖然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加速體內(nèi)合成維生素D,但是這個合成效率受到許多因素影響,皮膚暴露面積、紫外線照射強度、紫外線照射時長,其中緯度、氣候、季節(jié)、云層、空氣污染、膚色人種、防曬措施等等都可能是影響因素,很難確定曬太陽多少時長才能獲得足夠維生素D。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污染問題較為嚴重,加上城市維度條件、高樓遮擋等因素,通過曬太陽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的維生素 D通常不足以滿足需求,此外,可以提供維生素 D 的食物非常少,所以,就算寶寶有曬太陽,也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D。
綜上,曬太陽對于嬰幼兒來說并不是獲得維生素D的最佳途徑,補充維生素D制劑是獲得維生素D的重要途徑。當然,雖然不推薦通過曬太陽來獲得維生素 D,但還是鼓勵在天氣晴好時候,提前做好防曬措施,帶著孩子多到戶外適當活動鍛煉。
母乳喂養(yǎng)、混合喂養(yǎng)、配方奶粉喂養(yǎng)、添加輔食的孩子各需要補充多少維生素D?
6月齡以內(nèi)全(純)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極少,約為 20IU/L,折算下來,嬰兒每日通過母乳大約攝入20IU的維生素D,與推薦攝入量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還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 制劑的。
6月齡以內(nèi)全配方奶粉喂養(yǎng)的孩子,因為配方奶粉中維生素D (維生素D3)含量大約是 40~100IU/100 kcal,而配方奶粉熱量大概為 60~70kcal/100ml,折算下來,嬰兒每日大約需要吃到1000ml配方奶粉才能獲得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如果嬰兒每日配方奶粉攝入達不到1000ml,還是需要酌情補充維生素D 制劑的。
6月齡以內(nèi)母乳+配方奶粉混合喂養(yǎng)的孩子,理論上,可以記下孩子每天吃多少克配方奶粉,根據(jù)每100克配方奶粉中維生素D的含量,折算每天孩子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根據(jù)實際攝入情況酌減維生素D制劑,但是這樣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6月齡以上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因為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極少,依靠日常飲食幾乎無法獲得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理論上,母乳+輔食,可以參考全(純)母乳喂養(yǎng)那條意見,配方奶粉+輔食,可以參考混合喂養(yǎng)那條意見,所以還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 制劑的。
綜上,不同地區(qū)的日照情況不同,我們無法精確測算曬太陽多少時長能使嬰兒達到足夠血清25-(OH)D3水平,由于母乳和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極少,不同品牌配方奶粉維生素D含量不同,大部分孩子無法攝入1000ml以上配方奶粉,而維生素D的安全范圍較大,有一個可以參考的經(jīng)驗就是:無論母乳喂養(yǎng)、混合喂養(yǎng)還是配方奶粉喂養(yǎng)的嬰幼兒,無論是否添加輔食,1周歲以內(nèi)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制劑,1周歲以上每天補充600IU維生素D制劑。
什么時候開始需要補充維生素D,什么時候可以不再補充維生素D?
理論上,維生素D從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面開始就要補充了,也就是從胎兒開始一直補充終身。簡單說,1周歲以內(nèi)建議每天補充400IU維生素D,1周歲到70周歲建議每天補充600IU維生素D,70歲以上建議每天補充800IU維生素D。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婦女無論任何季節(jié)都建議每天補充不少于400 IU維生素D。實際上,從孕婦胎兒開始補充,然后根據(jù)各地日照情況和個人戶外活動情況,與你的醫(yī)生商議決定什么時候不再額外補充。
補充維生素D是否同時需要補維生素A,給寶寶買了維生素A+D的制劑,是否可以吃?
正常足月兒,如果母親生活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母親孕前孕期營養(yǎng)狀況良好,寶寶前6個月內(nèi),純母乳喂養(yǎng)可以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寶寶滿6月齡之后,也完全可以通過輔食,例如南瓜、紅薯、胡蘿卜等,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當然,如果是早產(chǎn)兒或者有慢性腹瀉、吸收不良等情況的嬰兒,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此外,偏遠山區(qū)等地,母親孕前孕期營養(yǎng)情況未知,也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市售維生素AD制劑,還是需要了解AD配比,以免發(fā)生一個過量一個不足。
補充維生素D是否同時需要補鈣,給寶寶買了維生素D+鈣的制劑,是否可以吃?
嬰幼兒如果能在飲食上保證足夠的鈣來源(主要是奶制品),不主張額外補充鈣,即使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治療階段,若飲食上有足夠的鈣來源,一般在治療時也不主張積極補鈣。尤其不要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和鈣的復合制劑,很容易導致體內(nèi)鈣過量而維生素D依然不足的情況。過量的補鈣會導致便秘,也可能影響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還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有腎結(jié)石的風險。當然,家長也不必恐慌,國際上將嬰幼兒鈣攝入總量超過推薦量的50%看作過量。
補充維生素D是否同時需要補DHA,給寶寶吃了“魚油”/“魚肝油”,是否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
很多家長對于“魚油”和“魚肝油”傻傻分不清,事實上“魚油”的主要成分是DHA,“魚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D,雖然僅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如果你給寶寶補充的是“魚油”,那么還是建議補充維生素D,如果你給寶寶補充的是“魚肝油”,那么通常不再需要補充維生素D。
ω-3脂肪酸家族在體內(nèi)合成DHA,母乳天然含有豐富的ω-3,配方奶粉中添加ω-3和DHA只是為了更加接近母乳。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實際上并不需要額外補充ω-3和DHA,至于孕期、哺乳期、輔食添加以后的孩子是否需要額外補充ω-3,我個人更加親睞選擇通過海藻、深海魚類等食物攝取。
如何判斷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缺乏的一些常見原因有:維生素D 攝入不足、紫外線照射不足、早產(chǎn)、雙胎、生長迅速、一些慢性疾病、食物和藥物影響等。
維生素D缺乏在嬰幼兒中會引起佝僂病,6個月以內(nèi)嬰兒可見顱骨軟化體征,6個月以上嬰兒可見方顱、手(足)鐲、肋串珠、肋軟 骨溝、雞胸、0型腿、x形腿等體征。一般,每天按照建議補充足量維生素D不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
如果懷疑孩子維生素D缺乏,切記不可自行判斷,因為維生素D缺乏光靠眼睛觀察是無法診斷的,即使是醫(yī)生,每位醫(yī)生對臨床表現(xiàn)的判斷也都多少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我們不能單純依靠臨床表現(xiàn)來確診疾病。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臨床癥狀與體征雖然對于臨床診斷會有一定幫助,但確診還需要血生化和骨X片,其中,血清25-(OH)D是衡量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最佳指標。
維生素D還能通過食補嗎
雖然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 D含量普遍很低,很難依靠日常飲食獲取足夠的維生素 D,但是仍然建議盡量多攝入一些維生素D含量相對豐富的食物,例如海水魚、動物肝臟、蛋黃等動物性食品。同時,注意,烹飪方法也會影響維生素D,比如,煎魚可能破壞50%的活性維生素D。
維生素D過量不可不防
服用維生素D的劑量不是越高越好,長期過量容易導致中毒。維生素D中毒和維生素D缺乏的早期癥狀極為相似,好在兩者劑量相差很大,不必顧慮太多。有報道稱每日口服維生素D1萬~2萬IU,連服20日可發(fā)生累積性中毒;還有報道稱每日口服維生素D30萬~60萬IU,每周一次連續(xù)4~8周可發(fā)生超量中毒。因為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一旦過量服用,大量飲水無法幫助其通過尿液迅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