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一周上4個培訓班太累了,想找個人陪兒子玩。”昨天,家住江東的俞女士在網上發(fā)了個帖子,想為兒子找個特別的家教———陪玩。記者了解到,隨著今年最長寒假臨近,部分家長為了減輕孩子學業(yè)負擔,讓孩子能有個愉快假期,開始找起周末、寒假的陪玩家教。
但教育專家認為,陪玩家教有利于孩子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快樂成長,但目前“陪玩族”缺乏專業(yè)資質認定,自身能力和孩子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風險。
花錢招人陪兒子玩
“招聘一名家庭陪伴師,主要工作內容:負責和7歲男孩玩,順便照看男孩做作業(yè)。工作時間:放學后到家長下班前加周末或寒假,工作地點為男孩家里(江東某小區(qū)某幢),薪資按小時計算,每小時50-60元。”俞女士昨天在微博上發(fā)了這樣一條消息。
花錢招人陪兒子玩,她也是無奈之舉。俞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江東四眼碶小學讀一年級。俞女士和老公屬于那種典型的都市白領,一個星期5天工作日,加上晚上經常要應酬,幾乎每天都忙得不停。兒子出生以后,一直是家里長輩帶著,但是俞女士漸漸發(fā)現兒子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時候情緒很低落,問他原因,他說無聊很想找人玩。
現在,寧波小學多數在下午3點左右放學,放學后到爸媽下班回家這段時間對孩子來說挺難熬的。“以前報那么多培訓班根本不是為孩子能學到多少技能,就是想給孩子找點事情做。”俞女士想讓孩子愉快成長,索性發(fā)微博招專業(yè)陪玩的家教。“最好是大學男生,陽光樂觀點的,和我兒子玩在一起,對他的成長和獨立性格的養(yǎng)成都有好處。”俞女士說。
意外的是,不少有了孩子的朋友看到她微博上的“招聘啟事”,聊起來很多人都有類似或相同的煩惱。但同時也有一些朋友勸她,這么做有風險,畢竟把孩子交給一個陌生人總歸不放心,家長不可能時刻盯著。
新興“陪玩族”多數是大學生
花錢找人陪玩,究竟能玩出什么名堂?什么樣的“陪玩”才是合格的陪玩?
記者通過寧波各大家教網站發(fā)現,相比傳統(tǒng)的家教老師,這些“陪玩族”很多是大學生。“陪玩族”們提供的教學內容相當豐富:圍棋、國際象棋、舞蹈、聲樂、羽毛球、兵乓球等等。
記者在一家智慧家教網站上看到,還有專門針對低齡兒童的“陪玩族”,比如有個姓鄒的教員,畢業(yè)于溫州大學,可以提供學齡前兒童的陪玩,還能提供一些學齡前課程的培訓。
從事家教行業(yè)多年的鄭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陪玩族”其實并非純粹意義陪玩,大多附帶有下棋、繪畫、舞蹈等各種技能教學。
讓人意外的是,很多家長對于這些陪玩教員的要求比普通家教老師更高。家長希望孩子在興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避免獨生子女的不合群、不會玩的缺陷。相對應的,陪玩族的薪資待遇也要比傳統(tǒng)家教來得高,基本上按照小時收費,有些家長甚至愿意開價到每個小時100元至200元。
專家:陪玩家教尚無資質認定家長難以甄別
陪玩族,通俗說就是陪伴低齡兒童玩耍的一種新興人群。家長花錢找人陪玩,對孩子來說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駐鄞州專家組組長盧彩晨博士認為,“陪玩”家教出現從某種方面來說,意味著寧波家長們的教育觀念在轉變。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重視考試分數開始轉向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興趣習慣。
雖然陪玩家教有利孩子放松心情、產生安全感,但盧彩晨對目前陪玩家教人員素質較為擔憂:“陪玩家教老師沒有專業(yè)的或可量化的資質認定,很多是在校學生的一種兼職行為,是否合適陪伴孩子成長對家長而言難以甄別。”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陪玩族不僅僅是管好孩子安全的“保姆”,更應該是興趣習慣的老師。盧彩晨建議家長找陪玩族時,可以找具備養(yǎng)成教育知識的老師。養(yǎng)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還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
本文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