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心得(第二百二十四集)
羅國正
(2021年7月)
2987、清朝畫家方士庶認為:繪畫是“于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奇”。“因心造境,以手運心”。“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繪畫則“虛而為實”,“在筆墨有無間”。他還認為:“古人筆墨具見山蒼樹秀,水活石潤”,用筆“長短大小,斷續(xù)頓挫”,用墨“干濕濃淡,魂魄骨肉”,布局“賓主反側,聚散交插”。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或率意揮灑,亦皆煉金成液,棄宰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他強調“讀書養(yǎng)氣,以培其元”,“以心醇”至“筆和”,現(xiàn)出“貌古而神逸”。
以上是方士庶一生學習、創(chuàng)作中國畫所感悟的金句,為美學增加了亮點。后學能將這些金句內化為心法,心中有了明確的準則,將成為學習、創(chuàng)作中國畫時的靈魂一部分,以有效地指導藝術活動的過程,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并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988、清朝文學家厲鶚,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滴鯐r舉人。少年時家貧,性不茍合,工詩詞。他的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以“美人香草”寓“殘蟬身世”,屬“雅”。
2、“詞源于樂府,樂府源于《詩》。四詩、大小雅之材,合百有五。材之雅者,風之所由美,頌之所由成。由《詩》而樂府而詞,必企夫雅之一言”,而可以卓然自命為作者”。
3、“托興乃在感時賦物,登高送遠之間,遠而文,澹而秀,緾綿不失真正”。
4、“兩宋詞派,推吾鄉(xiāng)用清真,婉約隱秀,律呂諧協(xié),為倚聲家所宗”。
5、“嘗以詞譬之畫,畫家以南宗勝北宗,稼軒、后村諸人,詞之北宗也;清真、白石、詞之南宗也”。
……。
下面選厲鶚二首詩給大家欣賞:
靈隱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澗曲寺門通。
月在眾峰頂,泉流亂葉中。
一燈群動息,孤磬四天空。
歸路畏逢虎,況聞巖下風。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始建于東晉咸和年間,距今近一千七百年。香界,指佛地。白:形容月光。群動,泛指各種聲音。磬:僧的樂器。四天,即四禪天,這里泛指天空。
湖樓題壁
水落山寒處,盈盈記踏春。
朱欄今已朽,何況倚欄人。
盈盈:美好貌。踏春:游春。“朱欄”二句意從蘇軾的“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脫胎而出,嚴長明評此詩說:“可謂情深”。
我的判斷,厲鶚的心境和文學成就,與當上舉人后,屢試不第,然后專心著述,熱愛上山水和文學有密切關系。他的詞學是尚雅,并在此基礎上重視“托興”,在內涵上不專注形式的精雕細刻,而在乎人生和時代的關聯(lián)。他推崇北宋周邦彥的詞風,對浙派詞有新的開拓。后有人評:他未能真正繼承《詩》、《騷》中的比興寄托,只是形式工麗,意義顯得浮淺。我認為,這些評價是比較公允的!对姟、《騷》是文學史上的偉大高峰,能真正繼承得到,實屬不易。所以,要走向大成功,首先要全面深刻地掌握到經(jīng)典作品、經(jīng)典人物的神髓,接通其氣路,將自己置身于大視野、大情懷之中的感悟,努力學習、豐富體驗,在正確、清晰的思路指導下,不斷進行創(chuàng)作探索,以求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飛躍,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漸漸接近高峰,甚至創(chuàng)造新高峰。
2989、清朝音樂家汪烜,除精通音樂外,還博綜儒經(jīng),又善繪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美學思想有個重要特點是,用儒家理念貫通在藝術理論上,以表達自己對人和事的理解。并以這理念與藝術結合來修行,來追求人生的境界。下面將他的主要美學觀點摘錄如下:
1、他認為《樂記》的“大旨”是“慎所感”。
2、“人心體用,不外感寂二端”。
3、心“寂”時,“一理涵于太虛,無善惡邪正之可言”。心當“感”時,七情、順逆、邪正、是非等產生。
4、人所感,“得其天理之正,則視色聽聲,詠歌舞蹈,何莫非天理之存?”
5、“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降”,“以正感人而人胥化于正也。”
6、他以“淡和中正”和“天人合一”為音樂舞蹈的審美標準。“以聲之合律也,此人之聲與天地之氣自然而相應者”。
7、“中者,性命之正,喜怒哀樂之未發(fā),不偏不倚者也。”“和者,事物之宜,率性之自然而發(fā),而皆中節(jié)者也。”
8、“中和者,誠也,天道之本然也。”
9、“性非盡物不足以興”,“情非溫厚不足以道”,“氣非和平不足以諷”,“聲非正大不足以誦”,“心非自得不足以言”,“字非浹洽不足以語”。音樂愛“美”而厭“暴”與“鄙”,“乃謂樂語也”。
10、舞蹈之美,要“聽氣和平之音,志意得廣”,“執(zhí)其于戚羽龠,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行其綴兆,要其節(jié)奏。行列得正”,“進退得齊”。
11、“樂,和而已,而用子加以淡之一言,猶先進圣人云也。”
12、“節(jié)有度,守有序,無促韻,無繁聲,無足以悅耳,則誠淡也”。
13、“至淡之旨,其旨愈長,惟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
……。
從汪烜以上的觀點看,他的目標是明確的,思路是清晰的,觀點內在的邏輯演進是較嚴謹?shù)模蟮姆诸愐彩呛侠淼。他所追求的是儒家做人的最高境?ldquo;中庸”之道。并在周敦頤“淡和”觀點上,進一步注重“淡”。他將“人心體用”不外兩端:感和寂。“寂”的狀態(tài),則“一理涵于太虛”,尤其經(jīng)常真切體會過榮華富貴,熱鬧的生活后,在繁華落幕之時,洗盡鉛華始覺真的人,對“寂”會有很多感悟的。問題是藝術的本性是不能“寂”的,只能“感”。感情是藝術世界的主要內涵。沒有感情,就不存在藝術。這點汪烜應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運用了儒家的折衷的辦法——中庸,主張“淡和”。在“淡”與“和”兩者之間,他側重于“淡”。他認為:“惟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這些都充分表明,汪烜著重于通過藝術作為手段,以實現(xiàn)他的儒家理念,達到“中庸的人格”。這也不失為一種修行的方法,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當然,作為音樂家的汪烜,他選擇自己的藝術道路和追求,是無可厚非的。但從對藝術本體的研究,站在更高更廣的全球視野上縱橫審視藝術,汪烜的見解就顯狹隘了。首先,他這種美學觀點,缺乏包容性。事實告訴人們,世界各民族、各種信仰所產生的藝術家,所創(chuàng)作的偉大作品,燦若星辰,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非凡的貢獻,在千條江河歸大海中,儒家的藝術只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河流。第二,沒有廣泛性。如果只按汪烜的觀點來搞藝術,那只有陽春白雪,沒有下里巴人,只能在象牙塔里唱歌跳舞,只能曲高和寡。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雜劇、傳奇和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謠、俚曲就會受到嚴重打擊。這樣,就會將“雅”與“俗”完全對立了。他不明白,雅俗可互生,還可以雅俗共賞的道理。第三,其實對藝術問題的思考,僅僅只會用形式邏輯是不夠的,更多情況是需要辯證邏輯來進行的。這樣,頭腦才會閃耀著靈光。例如:人們不能只知道“淡”可以“和”,而不知道“濃”也可以“和”。常言道,濃情蜜意,也常見到很和諧!人們不能只知道不偏不倚、平穩(wěn)的美,而不知道傾側、險勢、激情四射的美;人們不能只會欣賞平湖秋色的美,而不知道在急浪險灘中飛渡,取得很好平衡的樂趣。第四,藝術家將藝術移情到宗教信仰、政治、經(jīng)濟等等,從古至今都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現(xiàn)象。但人們無可否認,美學和藝術自身有較為完整的體系,也可以無須向外移情于其它理念和體系,就可以具有相對獨立完成的條件,追求美學的境界,……。
寫這么多,我判斷讀者已理解到我的想法了。
2990、清朝畫家鄒一桂,是雍正時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工花卉畫。他主要美學觀點如下:
1、“寫其形,傳其神”。反對蘇軾的“論畫從形似,見與兒童鄰”的觀點。認為“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
2、反對“動曰取態(tài)”的畫風,“謂之游戲筆墨則可耳,以言乎畫則未可也”。
3、“活者,生動也。用意,用筆、用色,一一生動。”“脫者,花如欲語,禽如欲飛,石必峻嶒,樹必挺拔。觀者但見花鳥樹石而不見紙絹。”
4、以“虛”傳“實”,以“實”顯“虛”。
5、“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日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人者不能繪其情,以數(shù)者虛而不可以形求也。”“實者畢肖,則虛者自出”。
6、“畫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師傳。”“以萬物為師,以生機為運,見一花一萼,諦視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才能“韻致豐采,自然生動,而造物在我”的境界。
7、“變易古法,別開生面”。
8、西畫“筆法全無,雖工亦匠”,“不入畫品”,但“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于陰陽遠近,不差錙沗,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布影由闊而窄,以三角量之。畫宮室于墻壁,令人欲走進。學者能參用一二,亦甚醒目。”
鄒一桂的繪畫觀點,很多都是繼承前人的,但歷史發(fā)展到他所在的年代,他已有條件開拓出中西繪畫透視的比較,并講出對西畫的相關評論,這對繪傳統(tǒng)中國畫的一部分人是一個重大的刺激,或借鑒。他在這方面就非常明顯地超越了前人,并奠定了他在中國美學史上取得的重要地位。
關于寫實還是寫意的問題,無論是在畫壇上,還是不同層次的審美者,歷來存在三派的觀點:有的喜歡寫實的;有的喜歡寫意的;有的則認為,特定的心境、環(huán)境、題目,該寫實則寫實,該寫意則寫意,還可以寫實與寫意有機結合。我贊成第三種觀點,關鍵是正確把握好“度”。鄒一桂是贊成寫實,反對蘇軾寫意的觀點,從今天看來,漫畫、攝影、抽象畫及各種抽象、意象藝術的發(fā)展,已證明他的觀點狹隘。其實,藝術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以什么方式表達為佳,就用什么方式。無須拘于一格,更顯靈性。這是搞藝術的人,須明白的重要道理。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能達到鄒一桂這樣的成就,已相當不容易,他很多觀點,都是值得后學們借鑒、學習的。
(待續(xù))
本集責任編輯:嚴建中 詹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