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最后一個節(jié)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jié)氣輪回。
古籍記載:“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如此寒冷的天氣,大寒養(yǎng)生該怎么做呢?
1、早睡晚起養(yǎng)陽
早睡可以養(yǎng)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yǎng)人體的陰氣,使身體內(nèi)的陰陽維持平衡。保證充足的睡眠,則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在此期間,不建議大家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進行戶外運動。
2、保護頭腳防外寒
大寒節(jié)氣,天寒地凍,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nèi)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以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關節(jié)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頭為諸陽之匯,寒從腳下而起,這兩個部位保暖好了,身體才能真正暖和,少生疾病。
3、充足飲水護陰津
一般來說,長江流域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經(jīng)過一個月,大寒節(jié)氣正是最干燥的時期。隨著天地間水氣的減少,人體內(nèi)的陰液也容易出現(xiàn)不足,而暖氣和空調(diào)的使用,更會加劇這種干燥。因此,補水尤為重要。
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應盡可能增加飲水量,最好確保在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喝一杯溫水。可常飲梨水以滋陰生津,潤燥止咳,防止天氣干燥導致的口干、咽干。還可以煮蘿卜水飲用(最好是白蘿卜),可以理氣健脾、清熱利尿,同時有促進消化之功。
4、多吃溫苦停補品
大寒時節(jié)寒冷依舊,飲食還是應以防寒補腎為主,如棗、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圓、木耳、銀耳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此時人們經(jīng)過了一冬天的肉類滋補,往往會產(chǎn)生內(nèi)熱,再加上體外寒冷,很容易招致外邪而感冒。對于這種“吃”出來的感冒,我們可以稍微吃點兒苦,瀉瀉火,比如苦菊、苦瓜、芹菜、生菜等。也可以在燉肉時加幾塊蘿卜,或搭配素炒蘿卜絲、蒸蘿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進補太過造成的消化不良。
大寒時我們就不能再大補特補了,尤其是陽氣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更不要刻意進補,飲食也應向清淡轉(zhuǎn)變。由于大寒與立春相交接,在飲食上可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zhì)的食物以帶動陽氣升發(fā),如香菜、洋蔥、芥菜、白蘿卜、紫蘇葉、生姜、大蔥、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過食。
5、適當運動養(yǎng)身體
大寒時節(jié),運動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老年人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運動時務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陽氣外泄。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此時氣溫很低,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降低,極易發(fā)生運動損傷。而且,鍛煉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較暖和時進行。
這些健康小技巧建議收藏:
1、常搓鼻
天冷后“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
2、常揉腰
冬季正是補腎的好時候,雙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勤泡腳
方法得當?shù)呐菽_不僅可以祛寒,還能有助于溫腎陽。泡腳的水溫宜在40℃左右,時間宜控制在20~30分鐘之內(nèi),泡腳時不宜過飽或過饑,水量宜沒過腳踝,當感到全身溫熱、額頭微有汗出即可。還可適當加一些藥性溫熱的生姜、花椒等中藥至水中略煎,放置稍涼時泡腳,這樣有助于祛寒止痛,活血通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