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二中“自然”語境意義下的前世與今生
金新
杭州2014年的新高一招生戰(zhàn)已打響。
針對“前兩所,沒有必要一定要分個高下,我覺得都是好學校”抑或“前三所都沒有必要分高下”的普羅大眾觀點,杭二中的精英門客出言不凡:“分不分高下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你想不分就不分的。”
呵呵,口氣大得嚇人,不是“以大氣成大器”的長期熏陶,還真難做到。
“佛說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便是“緣”。
從普遍的命運關(guān)系來看緣分是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機會,泛指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的可能性。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杭二中‘自然’語境意義下的前世與今生”。
杭二中的前世——
“為私立蕙蘭中學和國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蕙蘭中學創(chuàng)辦于志士仁人以鮮血推行近代化的‘戊戌變法’的翌年(1899年),創(chuàng)辦人系美國基督教北浸禮會差會傳教士甘惠德;浙大附中創(chuàng)辦于‘七七事變’后的顛沛流亡之中(1940),創(chuàng)辦人乃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教授。”
杭二中的今生——
“學校形成了一支業(yè)務精湛、師德高尚、結(jié)構(gòu)合理的師資隊伍……學校先后涌現(xiàn)出由省首批功勛教師、前任校長徐承楠領(lǐng)銜的省特級教師隊伍……”
我們就不說前世的傳教士甘惠德了吧,以免敏感。
其實,前世的第一個登上世界氣象學講臺演講的中國人竺可楨因人所皆知亦無需贅述。
有人說,北大的今生是“啃”前世的“骨頭”。
話雖難聽,但切中肯綮。善于演戲的周其鳳給蔡元培與胡適之“擦皮鞋”都輪不上。
于是乎,在“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春天的極度悲情中,想起了巨人與侏儒。
“佛曰: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臺有多大。”
這“心”是“大肚能容”,絕不是教育痞子的海侃。
滿清與民國時期的大師級教育名人為時下中國教育界的一些所謂名校掙足了臺面,以至于那些三八紅旗手、XX先進積極分子、優(yōu)秀班主任、沐浴體制陽光雨露的特級教師忘乎所以起來,不知撒泡尿照一照自己的“尖嘴猴腮”。
是否能求得三世的“緣”?
在教育行政化成為“過街老鼠”的今天,杭二中“輝煌”的未來還真難說,一旦失去了招生“特權(quán)”,侏儒“遺傳”巨人那是生物學的奇跡!
在杭二中的教育大事記里有這樣一條——
“ 5月17日在《人民教育》創(chuàng)刊60周年之際,《人民教育》雜志社聯(lián)合有關(guān)政府部門評選出《人民教育》創(chuàng)刊60周年報道過的最有影響力的事件與人物,我校葉翠微校長當選‘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據(jù)統(tǒng)計,全國有魏書生、斯霞、霍懋征、錢夢龍等二十二人當選,浙江省僅一人。”
許錫良先生長期教授公共《教育學》、《教育哲學》及“教育改革專題”和“傳統(tǒng)文化與教育專題”課,他把“共和國教育家”形容為“村支書式的教育家”,比如中國教育界的“陳永貴”魏書生:“從他的言論與著作來看,讀書不多,視野狹窄,文化底子薄,思想貧乏,卻有一套絕妙的宣傳與鼓動的本領(lǐng),是一個絕好用的馴服工具,他所使用的一套所謂的教育方法,其實就是來源于他‘’時所崇拜的領(lǐng)袖控制術(shù)的那一套——技術(shù)主義與權(quán)威人格的綜合使用。”
筆者在被《半月談》轉(zhuǎn)載的《“過去的中學”因何“不過去”》一文中曾引用過許教授的這段話,當時頗感言語偏激,可倍感密斯許對于中國教育難能可貴的教育良知,特別是先驅(qū)精神。
最后申明,杭二中的今生的一些“名人”,有少數(shù)應該是令人尊敬的,比如老校長徐承楠,盡管是人格大于學問,畢竟是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