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從朋友那里借來一套
牛津樹的繪本,他們給孩子買了一整套(有錢銀!),因為是英文繪本,我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借回來的是
stage1系列。這一系列是牛津樹最低階、最基礎(chǔ)的繪本,大部分繪本都沒有文字的,只有圖,而且特別薄,沒幾頁就翻完了。我家5歲的兒子看起來好像有些過于簡單……不過,沒關(guān)系,我挑了一些能夠鍛煉同一思維能力的,一次就給他看個兩三本。
昨天晚上我們讀的是《The Little Red Hen》(小紅母雞)!缎〖t母雞》是國外比較經(jīng)典的一個繪本了,故事非常簡單,主要是講了一只小紅母雞勤奮地工作,做出面包,而農(nóng)場的動物們卻想不勞而獲,與她“分享”她的勞動成果。
這個繪本比較好的地方是,后面有一張總結(jié)性的流程圖。故事確實簡單,講完后我讓孩子看著下面這張圖,故事的梗概完全可以復(fù)述出來了,而且他自己還添加了一些細(xì)節(jié)的描寫,比如:小貓、小鵝和小狗都懶洋洋地說,小紅母雞吃得津津有味……讓老母親還挺驚喜的。
由于繪本太過簡單,加上后面繪本的復(fù)述又得到了夸獎,兒子顯然意猶未盡。哈哈,老母親其實內(nèi)心狂喜,因為我還選了該系列中的另一個繪本——《The Pancake》!其實這個pancake是舶來品,我們國內(nèi)是沒有的,我直接翻譯成“煎餅”給孩子講,但又怕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觀念誤導(dǎo),后面會難以糾正,所以直接搜圖給他看。
結(jié)果孩子看到之后,就說很像銅鑼燒。這么一看還真是有點像,孩子的想象力可真是不能小覷!
那么,《The Pancake》講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做煎餅的教程。做煎餅需要用到平底鍋、面粉、雞蛋……
讀完這個繪本,我先和孩子一起梳理了一下做煎餅的流程,依次要準(zhǔn)備什么。然后給了他一張空白的流程圖。他不會寫字,我就讓他把這些要準(zhǔn)備的東西畫下來。其實孩子一開始是有點不愿意的,因為覺得自己畫得太丑了,給我看我也看不懂,問自己說出來可以嗎?但是我們知道,瞬間記憶是會騙人的。所以我鼓勵他說,“這個畫媽媽看不看得懂,是不重要的,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你看,其實這個畫就是你的加密代碼,媽媽一定要聽你講出來,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你覺得自己是不是很厲害。”后來終于肯畫了,并且能夠很溜地講出來。
最后想給大家講講我們繪本中用到的流程圖,它的英文名叫Flow Map,其實是思考地圖(Thinking Map)的一種,它更適用于低齡段兒童,是美國幼兒園和小學(xué)生必修的“學(xué)習(xí)工具”。在學(xué)校,老師都會用思考地圖開展工作,教學(xué)生如何使用這個工具理清思考的步驟,完善自己的學(xué)習(xí)。
一般來說,思考地圖主要包括八種圖:
流程圖(Flow Map),主要用來列舉順序、時間過程、步驟等。能夠分析一個事件發(fā)展過程之間的關(guān)系,解釋事件發(fā)生的順序。
比如下面這張《蘋果的一生》,將它從種子到被做成蘋果派的這一過程用流程圖呈現(xiàn)出來。
持續(xù)更新中……如果你也對孩子的思維教育有興趣,歡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