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自家的事,我家的孫子只是接送幼兒園,他父母有事才會上我家的(前三年是丈母管的),有句話叫做得多犯的錯也多,二代三代的代溝,有些事蠻難的,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會產(chǎn)生一些“壞習(xí)慣”,我家有只水陸缸,先是來了抓幾條魚放臉盆玩,這也小事,死了可以買,他要搞幾條回家也有幾次,就此搞到撥缸中植物,“婆婆”一句,啊喲爺爺要罵了,奶奶一句帶著“皮”得“聰明”的語調(diào),隨后一個“熊孩子”就如此產(chǎn)生了,幾次我全是默默的等他走后修復(fù),你說讓我做爺爺?shù)脑跽f??嚴(yán)厲點?尺寸怎撐握?說教他不會理解的,如今好象有點難度,孫子告到兒子媳婦那又不知會怎樣,這個也是我們得考慮的問題,這種考量往往是一個“熊孩子”的開始,有些事不是“婆婆”的錯,也不是“媳婦”的錯,是二代人共管的錯,一個管是條龍,二個就扯皮,全是對方的錯,小孩認(rèn)知能力不高,看臉色能力全是天生的“天才”,“熊孩子”上面肯定有個“熊上輩”,上面的例子是有個“熊婆婆”,我想問聲,你不“熊”,那你又干了啥??沒你的容忍會這樣??回到水陸缸的事,這事他父母不是沒看到過,小孩沒認(rèn)知,他父母會沒有??這事長久必然就是一個“破壞王”,最后我還是“長了個膽”出手了,先和老婆說,明天再如此,你就當(dāng)沒看到,你的一句,呵呵爺爺要罵了,純是一個助“熊”的行為,果然第二天發(fā)生了,我一見他哈哈笑著跑進我房間到窗簾后,就清楚發(fā)生啥事了,我默不作聲的到客廳,還是默默的修復(fù),如今的小孩確比我輩聰明,但認(rèn)知還是一樣的,有些是不知對錯的,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有時他覺得“破壞”是一事挺好玩的事,所以他在我修復(fù)時又繼續(xù)他“好玩的”事業(yè),說教是絕對沒用的,他還沒這認(rèn)知,直接就是默默的很很的手上三下,這下他有“認(rèn)知”了,就如有些大人,拘留個七天,讓他“痛”了,他不清楚酒駕的危害,但絕對知道酒駕是要付出代價的。三下打得直接發(fā)呆了,我搞好繼續(xù)默默回房看電腦,他一次次的在我面前晃,看我的達度,我就冷處理的當(dāng)沒看到,整件事就只動手沒語言,就當(dāng)沒發(fā)生,只是不光那天,后面幾天也全安靜了。我們?nèi)缃裉v一個“愛心”,一個“文明”的方式,你給他讀“三字經(jīng)”,他聽得懂??他是天才嗎,就管他聽得懂,他又會聽你的教訓(xùn)“改正”?我們不少大人,行車全考過的,結(jié)果又怎樣??還不是造警察叔叔扣分管理的,拘留搞酒駕才行的。
|